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晒甲山

晒甲山

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 晒甲山 “相传李广守右北平,曾驻师于此”。


猜你喜欢

  • 汤沟镇

    ①清置,属沭阳县。即今江苏灌南县西北汤沟镇。②即今安徽无为县东汤沟镇。清光绪《庐州府志》卷3无为州《乡镇图》:东有汤家沟。(1)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北部。面积210.7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

  • 孟知祥墓

    五代后蜀皇帝的陵墓。史称 “和陵”。在今四川成都市北郊十四里磨盘山南麓。在四川省成都市北郊磨盘山麓。为五代后蜀皇帝孟知祥墓,称和陵。1971年发掘。用青石砌成三个并列的穹窿顶,构成墓室,结构独特。主室

  • 苑川县

    十六国前秦甘露元年 (359) 置,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十五里。西魏大统十六年 (550) 移治汉陈仓故城 (今宝鸡市东二十里渭水北岸),改名陈仓县。古县名。十六国前秦置,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东。属

  • 南苑支线

    即京苑铁路。为京奉铁路南苑支线。

  • 大秀山

    ①在今福建永安市东北。明嘉靖《延平府志》卷2《山川》永安县:大秀山“在县东北十五里,巍然秀拔于群山之表”,故名。②在今安徽巢湖市南。《清一统志·庐州府一》:大秀山“在巢县南三十里。山峰耸秀,訾家河出焉

  • 九老洞

    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中之九老洞。明胡世安《登峨山道里记》:“九老仙人洞,昔黄帝、广成子访天皇真人游此,遇一叟洞外,询有侣乎?答以九人。今名以此。岩栈曳练,石首崴盘如象鼻,右衽洞扃,从闑左入,必然

  • 高梁桥

    在今山西临汾市高河村北涝河 (一名高梁水)上。《北史·高阿那肱传》: 周师陷齐晋州,齐后主自晋阳率大军围之,高阿那肱建议 “不如勿战,守高梁桥”。在今山西省临汾市北涝水(又名高梁水)上。《北齐书·高阿

  • 义川郡

    ①西魏大统三年(537)置,属汾州(后改丹州)。治所在义川县(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县地。北周改为丹阳郡。②西魏末改洛安郡置,为东义州治。治所在卢氏县(今河南卢氏县)。隋开皇初废

  • 秉彝场

    亦名蛮夷场。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新市镇。清乾隆 《屏山县志》 卷1: 蛮夷乡在 “县西二百里。有蛮夷、石角、下溪、冒水孔四场”。秉彝场在镇之东,西为石角营。元、明为蛮夷长官司治所。

  • 法因河卫

    明永乐八年 (1410)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费雅河 (乌斯浑河) 上游。后废。明永乐八年(1410年)置,治所今址不详。属奴儿干都司。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费雅河(乌赫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