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景县

景县

1913年改景州置,属直隶津海道。治所即今河北景县。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东南部,东南邻山东省。属衡水市。面积1183平方千米。人口49.6万。辖10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景州镇。秦属巨鹿郡。西汉置脩县,治今县南,属信都郡。东汉属勃海郡。北魏徙治今景州镇。隋开皇五年(585年)改“脩”作“蓨”,属冀州;大业初改属信都郡。唐属冀州。五代、宋属冀州。金属景州。蒙古初蓨县升元州,寻复为县,属观州。太宗八年(1236年)观州徙治今景县城。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观州改为景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蓨县省入景州,属河间府。清因之。1913年景州降为景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衡水专区,1952年属沧县专区。1958年并入吴桥县,1961年复置景县,1962年复属衡水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6年划归衡水市。地处河北平原黑龙港流域,地势低平。有南运河、江江河、清凉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等,为全国粮、棉生产基地县。工业有机械、化肥、建材等。石德铁路,衡德、景武、景阜、安龙等公路纵横县境。古迹有封氏墓群、景州塔、高氏墓群、周亚夫墓等。


猜你喜欢

  • 董市镇

    北宋置,属石照县。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龙市镇。明名罗市镇,又名隆市镇、农市镇。在湖北省枝江市南部、长江北岸。面积137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金盆山,人口8100。古名董滩潮,三国时改董滩口

  • 泸津关

    唐置,属会川卫。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金沙江东岸。《新唐书· 地理志》 会川县: “有泸津关。” 《寰宇记》 卷80 会川县: 泸津关 “关上有石岸高三千丈,四时多瘴气,三四月间发,人冲之死。非此时中,人

  • 新军千户所

    明景泰五年 (1454) 置,属万全都司。治所在云州堡 (今河北赤城县北云州乡)。清初废。明景泰五年(1454年)置,治云州堡(今河北赤城县西北云州镇)。明末省。

  • 渿河

    古称天门下溪水。在今山东泰安市西一里。《方舆纪要》 卷31泰安州: 渿河 “出岳西白龙池,亦南流会于泮河,并入汶河”。

  • 湑水

    即壻水。又名听水、左谷水。即今陕西城固县西北湑水。源出听山,东流径城固县北,入汉水。《水经·沔水注》: “左谷水出汉北,即壻水也……川有唐公祠。唐君字公房,成固人也,学道得仙……公房升仙之日,壻行未还

  • 疋播城

    即今西藏穷结县。唐杜佑《通典·边防·吐蕃》:“隋开皇中,其主论赞率弄赞都牂牁西疋播城已五十年矣。”

  • 浮虚山

    又名浮石山。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北海中。《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香山县: 浮虚山 “相传山尝与波上下。《山海经》,南海有浮石山,疑即此”。宋邓光荐有 《浮虚山记略》。

  • 育犁县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乳山市西北育黎镇。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西北海滨。属东莱郡。东汉省。

  • 东征阵亡烈士墓

    又称“小黄花岗”。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长洲岛黄埔军校旧址西南。1925年国民革命军为消灭盘据在东江一带的陈炯明等军阀的残余势力,先后两次东征。同年12月,军校在附近山岗修建大型墓园,以安葬为国捐躯的

  • 鸡笼厅

    清光绪元年(1875)置,属台北府。治所即今台湾基隆市。九年(1883)改名基隆厅。清光绪元年(1875年)置,治基隆(今台湾基隆市)。属台湾府。辖境约当今台湾省基隆市。光绪九年改名基隆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