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望平县

望平县

①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新民市东南大古城子。三国魏改属玄菟郡。《水经·大辽水注》: 辽水 “自塞外东流,直辽东之望平县西,王莽之长说也。屈而西南流,径襄平县故城西”。西晋后废。

②北燕侨置,属建德郡。治所疑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境。北魏太平真君八年 (447) 废入广都县。

③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 升梁渔务置,属广宁府。治所在今辽宁黑山县东北古城子村。元改为望平千户所,后复为县,属广宁府路。明初废。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辽宁省新民市东南大古城子,近说今铁岭县西南新台子村古城。属辽东郡。三国魏改属玄菟郡。西晋后废。(2)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升梁渔务置,治今辽宁省黑山县东古城子村。属广宁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为望平千户所,后复为县。属广宁府路。明初废。


猜你喜欢

  • 天马关

    在今云南瑞丽市西南境外的邦欠山。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云南巡抚陈用宾筑,为腾越八关之一。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划入缅甸。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筑,在今云南省瑞丽市西南边界外缅甸境内。为“腾越

  • 堋口县

    北宋熙宁二年 (1069) 置,属彭州。治所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关口。四年 (1071) 废入九陇县。

  • 蛮夷长官司

    ①元至元中置,属马湖路。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西一百二十五里新市镇。明属马湖府。清属叙州府。后废。②明洪武十年 (1377) 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思南县。永乐十二年 (1414) 属思南府。清乾

  • 兴隆

    集镇名。在河南省开封县城东郊。兴隆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400。旧时村中有一兴隆庵,村以庵名。有农机、棉花加工等厂。陇海铁路经此,公路通县城和开封市城区。

  • 湔阳城

    在今四川广汉市西南古城坝。《寰宇记》卷73雒县: “湔阳故城,汉县,废城在县南。” 《方舆纪要》 卷67汉州: 湔阳城在 “州西南二十里。《志》云: 南北朝时置,以近湔水之阳而名”。正史未见湔阳县。

  • 石臼湖

    在今江苏溧水、高淳与安徽当涂三县间。《寰宇记》卷90升州溧水县:石臼湖“西连丹阳湖,岸广一百六十余里。北枕横山,东连廪丘山”。《景定建康志》卷18:石臼湖“纵五十里,衡四十里,四连丹杨湖,湖中有军山、

  • 倒虎山

    即玄象山。又作倒兽山。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接蓝田县界。《水经·渭水注》: “首山南出倒虎山。” 即此。古山名。又称倒兽山、元象山。在今陕西省渭南市东南。十六国时王嘉隐居于此。《水经注》:首水出倒虎山,

  • 张家桥镇

    ①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南张桥乡。清光绪《泰兴县志》卷5:县南“十二里张家桥”。②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南张桥镇。清光绪《合州志》卷4:张家桥“距城三十里”。

  • 湫头镇

    即显圣镇。今甘肃正宁县东南四十里秋头乡。《清一统志 ·庆阳府二》: 湫头镇 “在县东四十里。即显圣镇也”。

  • 少水

    即今山西东南部之沁河。源出沁源县北绵山,南流至河南武陟县境入黄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遂伐晋, ……封少水,以报平阴之役。”即此。古水名。即今山西省沁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