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望江县

望江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义乡县置,属熙州,大业初属同安郡。治所即今安徽望江县。取举目可望江流为名。唐武德四年 (621) 于县置高州,寻改智州。七年 (624) 属严州,后属舒州。南宋属安庆府。宋末曾迁治东流县香口镇 (今东至县西香口乡)。元初还旧治,属安庆路。明属安庆府。民国初属安徽安庆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②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琰州。治所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后废。


(1)古县名。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今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属琰州。后废。(2)今县名。在安徽省西南部,东、南濒长江。属安庆市。面积1364平方千米。人口60.2万。辖9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雷阳镇。东晋安帝置新冶县,治今雷阳镇,属晋熙郡。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为义乡县;十八年取举目可望江流为名,改置望江县,属熙州。唐属舒州。南宋属安庆府。元属安庆路。明、清属安庆府。1914年属安庆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安庆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安庆专区。1959年与怀宁县合并为怀望县,1961年恢复二县。1971年属安庆地区。1988年为安庆市辖县。地处丘陵洲圩地区,西北部和中部岗冲起伏,沿江及皖河下游为江河冲积洲地和湖泊沉积的圩垦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棉花、油菜籽、小麦为主,为全国优质棉基地县之一。盛产鱼、虾、蟹及菱、藕、莲子、芡实、荸荠等水产。赛口的鳜鱼、螃蟹、虾米有名。工业有纺织、化肥、机械、建材、皮革、轧花等厂。挑花巾为传统工艺品。月北公路斜穿西北部,太华公路经县城。长江申汉航线停靠华阳港。古迹有雷池遗址。纪念地有渡江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平州城

    春秋齐地。在今山东莱芜市西。《春秋》:宣公元年(前608),“公会齐侯于平州”。杜注:“平州,齐地。在泰山牟县西。”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封王唊为平州侯,亦在此。

  • 煮盐泽

    在今陕西临潼县北二十里。《元和志》 卷2栎阳县: 煮盐泽 “在县南十五里。泽多咸卤,苻秦时于此煮盐,周回二十里”。

  • 灵泉山

    ①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五里。《清一统志·许州》:灵泉山“又名龟山。有二井,冬夏不竭”。②即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城东六十里龙泉山。《明一统志》卷59武昌府:灵泉山“在府城东六十里。山有泉,旱祷有应。因名”。

  • 希马拉耶山

    即喜马拉雅山。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家境内。

  • 钳恭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北宋为钳泰州。后废。

  • 南沙河堡

    明置,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 “首山堡” 条下: “又南沙河堡,在司西南三十里。”

  • 双河店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一百零六里双河镇。清置汛,设外委驻防。集镇名。在安徽省霍山县西南部、漫水河上游。太平畈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00。因位于两条小河汇合处并开有小店,故名。有茶林业、蚕桑业。有制茶、制锅、

  • 兴平陵

    东晋成帝司马衍陵墓。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鸡笼山南麓。《元和志》卷25上元县:成帝衍兴平陵“在县北六里鸡笼山”。

  • 西瓯

    古百越的一支。秦汉时主要分布在今广西及广东部分地区。《史记·南越列传》:赵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寰宇记》:“永嘉为东瓯,郁林为西瓯。”一说即骆越,梁顾野王《舆地志》:“交趾

  • 大石缸镇

    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北金石镇(大石缸)。清嘉庆《四川通志》卷29三台县:大石缸“在县西北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