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望海埚

望海埚

明置,属金州卫。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北七十里望海子。《明史·地理志》 金州卫: “东南有望海埚石城,永乐七年置。” 《明史·成祖纪》: 永乐十七年 (1419) 六月,“刘江歼倭寇于望海埚”。即此。


猜你喜欢

  • 唐官屯

    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南五十里唐官屯镇。清设千总汛于此。同治 《静海县志》: “唐官屯千总汛分管卫河东岸。北自陈官屯起,南至青县马厂止,计长四十六里。西岸北自曹家疙疸起,南至青县赵家洼止,计长四十里余。”

  • 阿头山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续汉书·郡国志》南郡襄阳县:“有阿头山。”《后汉书·岑彭传》:建武二年(27)讨秦丰,“彭乃潜兵渡沔水,击其将张杨于阿头山,大破之”。

  • 巴邦山

    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南四十五里。明郭子章《黔记》卷9:巴邦山在邛水司西二十里。“山势壁立,乡人避寇就此。土人呼石为巴”。

  • 高黎共山

    即今高黎贡山。在今云南西部。唐代至清称高黎共山。唐樊绰 《蛮书》 卷2: “高黎共山在永昌西,下临怒江。左右平川,谓之穹赕,汤浪加萌所居也。草木不枯,有瘴气。自永昌之越赕,途经此山,一驿在山之半,一驿

  • 一柱观

    在今湖北松滋县北老城镇东。《舆地纪胜》卷64江陵府:一柱观,“《皇朝郡县志》云:‘在松滋县东邱家湖中。’按《渚宫故事》: ‘宋临川王义庆在镇,于罗公洲立观甚大,而惟一柱”’。

  • 赤甲山

    亦作赤胛山。又名火焰山。在今四川奉节县东长江北岸,相近为白帝山。《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赤岬城西……南连基白帝,山甚高大,不生树木,其石悉赤。土人云,如人袒胛,故谓之赤岬山。”《元和志》逸文卷1

  • 圮桥

    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南隅。即沂水桥。张良遇黄石公于圮上, 授以太公兵法, 即此。《水经·泗水注》:沂水分流径邳县城东,“屈从县南亦注泗,谓之小沂水。水上有桥,徐泗间以为圮”。

  • 黄水郡

    南朝梁置,属东宁州。治所在黄水县 (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黄水县(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属东宁州。辖境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

  • 海留站

    明置,在今黑龙江省宾县东北四十里海狸红河口。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 “海留站”。

  • 鹿耳门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安平港北。为旧日海道入口。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2: 鹿耳门 “在台湾港口。形如鹿耳,镇锁水口”。1661年,郑成功率大军由此入台,驱逐荷兰侵略者。在台湾省台南市安南区十字路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