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李白墓

李白墓

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二十里青山西麓。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代著名诗人。卒于当涂,初葬龙山东麓。唐元和十二年(817),李白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以李白临终志在青山,遂将墓迁此,并亲撰碑文。


在安徽省当涂县青山(又名谢公山)西麓。唐上元二年(761年)李白由金陵(今南京)第七次游当涂,依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次年因腐胁疾卒于当涂,初葬于龙山东麓。与龙山隔河相望的青山,为南齐诗人谢朓常游之地,李白甚慕之,在此营宅以居。唐元和末,李白好友范伦之子、宣歙观察使范传正,访得李白两孙女,知李白临终志在青山,遂将墓迁于此,并亲撰碑文《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立于墓前。墓建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后屡有修葺,1979年又加修复。墓呈圆形,用环形青石砌成。墓冢高1.25米,直径7.8米。墓旁建李白祠,内陈列李白画像及历代谒墓怀古诗词碑刻。

李 白 墓


猜你喜欢

  • 赤谿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三国志·吴书·陆抗传》:凤皇元年(272),“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敕军营更筑严围, 自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方舆纪要》卷78夷陵州:赤谿“在州

  • 武威郡

    西汉元狩二年 (前121) 置,治所在姑臧县 (今甘肃武威市)。元鼎后辖境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曾建都于此。北魏属凉州,治所在林中县。西

  • 甘竹堡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南甘竹河岸。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顺德县西南有甘竹堡。设守备驻防。

  • 剑门县

    唐圣历二年 (699) 置,属始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六十里剑门镇。《元和志》 卷33剑门县: “因剑门山为名。” 《寰宇记》 卷84剑门县:“诸葛武侯相蜀,于此立剑门,以大剑山至此有隘束之路,故

  • 涌口

    亦作浦口。古涌水入江处。在今湖北洪湖市西境长江北岸。《水经·江水注》: “ (涌)水自夏水南通于江,谓之涌口。” 《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六年(410),刘道规讨桓谦,“檀道济先进陷陈,谦等大败。谦等

  • 九座山

    一名仙游山。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北。《元和志》卷29福州仙游县:仙游山“在县西二十里,县因以为名”。《明一统志》卷77兴化府:九座山“在仙游县西北。山有九峰,故名”。《清一统志·兴化府》 山川:九座山“即

  • 岭北湖南道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岭北湖南道提刑按察司,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潭州路 (今湖南长沙市)。二十八年改肃政廉访司。明初废。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岭北湖南道提刑按察司,治潭州路(治今湖南长沙市

  • 秃尾河

    在今陕西省北部。今仍名秃尾河。源出神木县西北公泊海子,东南流径佳县北入黄河。《清一统志·榆林府一》:圁水,“《通志》:有秃尾河, 自安定堡北塞外流入,又东南径高家堡西,合永利河、蒺藜川,又东南合开光川

  • 天河

    在今湖北郧西县西为汉水支流。《方舆纪要》卷79郧西县“汉水”条下:天河“在县西南一里。出县西北界虎鸣峪,驾山而下,经县南达汉水,如自天来,故名”。集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西南部。属天河街道办事处驻

  • 武林水

    在今浙江杭州市。《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钱唐县: “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 杨守敬 《汉书地理志补校》 云: “武林水即钱塘江。” 吴卓信 《汉书地理志补注》,钱坫、徐松《新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