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松门山

松门山

①在今浙江温岭市东。本为海岛,后因泥沙淤积始与陆连。《舆地纪胜》 卷12台州: 松门山“在黄岩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按: 王羲之 《游西郡记》云: 永宁县界海中有松门岛屿皆生松,故曰松门”。《方舆纪要》 卷92太平县: 松门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海中,亦曰松门岛,松门卫以此名”。

②俗名崑峣山。在今江西永修县东北,修水入鄱阳湖口南岸。《太平御览》 卷48引 《豫章图经》:“松门山者,以其山多松,遂以为名。北临大江及彭蠡湖。山上有石镜,光明照人。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 诗云: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是也。”

③在今江西都昌县南。《方舆纪要》 卷84都昌县: 松门山在 “县南二十里。俗呼岧峣山,明初陈友谅围南昌,太祖帅舟师赴救,自松门入鄱阳湖,战于康郎山是也”。


(1)古岛屿名。又名松门屿。在今浙江省温岭市东南。隋属永嘉郡。南宋属温岭县。元属台州路。明属台州府。清因之。今已与陆地相连。(2)古山名。在今江西省永修县东北修水入鄱阳湖口南岸。山有石镜,光亮照人。南朝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曰:“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即此。


猜你喜欢

  • 尚义设治局

    1934年析商都县置,属察哈尔省。治所即今河北尚义县东北大青沟镇。1936年改为尚义县。1935年由商都县析置,治今河北省尚义县大青沟。1947年升县,隶察哈尔省。

  • 佛林河

    又作法林河。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入日本海之苏昌河。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6:“法林河,三源俱出松林。其北大山即勒富忒勒库山,为新开湖上源也。此水南流,又合西一水,共三百里许入海。”

  • 泸渡江

    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沤江。《方舆纪要》卷82兴宁县: 泸渡江 “源出桂东县万王山,西流入桂阳县 (今汝城县) 界,北入县境,合资兴水。《舆程记》 云,泸渡水自桂阳县 (今汝城县) 东北唐延里北流至丰乐,

  • 桑隧

    又名桑里。春秋蔡邑。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左传》: 成公六年 (前585),“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杜注:“汝南朗陵县东有桑里,在上蔡西南。”古邑名。春秋蔡邑。在今河

  • 后燕

    十六国之一。公元384年由鲜卑族慕容垂建,都中山。在今河北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山东及河南北部、辽宁西部、山西东部地。公元407年为北燕所灭。

  • 建昌府

    ①唐南诏改巂州置,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为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复为建昌府,属云南布政司,寻属四川布政司。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及德昌、米易等县地。二十五年 (

  • 林邑

    即占城。在今越南中部一带。《三国志·吴书·吕岱传》: 岱 “又遣从事南宣国化,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奉贡”。

  • 瑯邪山

    即琅邪山。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东南十里。

  • 博昌县

    ①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即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二十里寨郝镇南。东汉属乐安国。南朝宋移于今寿光市北一里,属乐安郡。北齐废。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乐安县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二十里寨郝镇

  • 铜鼓滩

    在今广西桂平县东一里。《明一统志》 卷85浔州府: 铜鼓滩 “在浔江中。滩有五,曰碧滩、弩滩、思傍滩、斫石滩,并铜鼓为五,水石险隘,有声如鼓”。《方舆纪要》 卷108桂平县 “浔江” 条:“《志》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