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厥关
唐置,在今新疆库车县西渭干河西。《新唐书·地理志》: “安西西出柘厥关,渡白马河,百八十里西入俱毗罗碛。”
唐置,在今新疆库车县西渭干河西。《新唐书·地理志》: “安西西出柘厥关,渡白马河,百八十里西入俱毗罗碛。”
金兴定二年 (1218) 置,属泗州。治所在桃园镇 (今江苏泗阳县西南六里城厢镇)。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置桃园县。(1)古县名。金兴定二年(1218年)置于宿迁县桃园镇,治今江苏省泗阳县西南
即今青海称多县治。1938年于此置称多县。“周均”,藏语意为 “小渡口”。民国汪公亮 《西北地理》 第二十三章: 称多族驻地周均庄。
即今山西盂县东牛村镇。《清一统志·平定州》:牛村寨“在盂县东二十里。有市聚。通直隶正定府井陉、平山二县界”。
①即今福建宁化县西三十六里石碧。晋、唐时中原战乱,不少中原人士为躲避战乱来此,或又经此转徙其他地方,故石壁有客家祖地之称。②在今江西大余县东。《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大庾县:石壁“亦在城东一里。下临章
南朝梁普通七年(526)置,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北八十里临水乡。大通三年(531)改为临水县。
亦作思陇驿。即今广西宾阳县西南思陇镇。旧属上林县,明置巡司于此。
明洪武六年(1373)改九姓罗氏党蛮夷长官千户所置,属永宁卫。治所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久庆镇(久庆场)。天启六年(1626)改属泸州。清顺治时,归泸州州判及泸州营管辖。嘉庆元年(1796)移治故泸州卫城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清一统志·靖州》: 黄泥关 “西接贵州黎平府锦屏县界,北接贵州镇远府天柱县界。有把总分防”。
元延祐六年 (1319) 改昌州置,属兴和路。治所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九连城淖尔旁。明废。元延祐六年(1319年)改昌州置,治今河北省沽源县西九连城。属兴和路。明洪武中废。
在今江西彭泽县东九十里。《寰宇记》 卷111江州彭泽县: 浩山 “北临大湖,扬波浩荡”。《明一统志》 卷52九江府: 浩山 “唐李大亮择彭泽山之高者莫若此,因名浩山,而立浩州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