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埠镇
即今山东济南市东南柳埠。《清一统志·济南府二》 载: 柳埠镇 “在历城县南、中宫镇东南二十五里,为县巨镇”。
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境南部。面积172.6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柳埠,人口 2000。传明朝,柳姓早居,开铺子,故名。1949年属历城县八区,1958年成立柳埠公社,1985年改柳埠镇。产小麦、玉米、甘薯及苹果、梨、山楂、柿、核桃等。有农机修配、食品加工、建材、服装等厂。济临公路经此。古迹有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千佛崖造像、天齐庙等。
即今山东济南市东南柳埠。《清一统志·济南府二》 载: 柳埠镇 “在历城县南、中宫镇东南二十五里,为县巨镇”。
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境南部。面积172.6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柳埠,人口 2000。传明朝,柳姓早居,开铺子,故名。1949年属历城县八区,1958年成立柳埠公社,1985年改柳埠镇。产小麦、玉米、甘薯及苹果、梨、山楂、柿、核桃等。有农机修配、食品加工、建材、服装等厂。济临公路经此。古迹有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千佛崖造像、天齐庙等。
在今山东日照市石臼所南八里东海峪村西。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末期和龙山文化早期遗址。面积3.9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黑蛋壳陶杯、陶鼎、石刀等。从其墓葬和文化堆积可以明显看出为大汶口文化晚期向龙山文化早期
春秋晋邑,战国属赵。在今河北隆尧县西。《左传》: 哀公四年 (前491),国夏伐晋,“会鲜虞,纳荀寅于柏人”。即此。古邑名。春秋晋邑。战国属赵。在今河北省隆尧县西。《左传》哀公四年(前491年):国夏
北宋置,为羁縻添州治。治所即今广西百色市。元废。
①在今浙江湖州市城区南。《宋书·孔觊传》: “吴喜军至义乡,伪辅国将军、车骑司马孔璪屯吴兴南亭。” 即此。②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即今云南建水县。在今浙江省温州市附近。谢灵运有《游南亭》诗。
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陶村镇。《清一统志·解州》 “霍赵堡”条下: “陶村堡,在 (安邑)县东南。”
即 《通典》 之疋播城。在今西藏琼结县。7世纪时吐蕃迁居逻些以前的旧部。迁都后仍为赞普夏令牙帐所在。《新唐书·吐蕃传》: “其赞普居跋布川”,即此。又译拔布海、匹播城,又称勃令驿。在今西藏自治区琼结县
即今江苏高淳县西狮树乡。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高淳县西有 “狮树街镇”。
南宋置,在今福建尤溪县北。《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尤溪县“高才坂镇”条:“《志》云,县后崇岭上有牢城关。宋建炎三年,范汝为率其党入寇,邑人以此岭接高源岭南抵小村岭,沿山一带易为寇径,因设关置寨以守之。
在今陕西华县东。《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与东石桥水会,故沈水也。水南出马岭山,北流径武平城东。石桥水又径郑城东。水有故石梁,《述征记》曰:郑城东西十四里,各有石梁者也。又北径沈阳城北注于渭。”
在今河南新安县东。《水经·涧水注》:“《地理志》曰:涧水在新安县东南入洛,是为密矣。东北流历函谷东坂东,谓之八特坂。”《晋书·载记·刘曜》:“曜前军刘黑大败季龙将石聪于八特坂。”即此。在今河南省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