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柴达木河

柴达木河

在今青海都兰县西。《清史稿· 地理志》 青海和硕特部西右翼中旗: 柴达木河 “出河源北托逊淖尔,西流至西拉珠尔格塔拉,阿拉克淖尔水东来入之,合而西北流,格德尔古河、乌兰乌苏河、布隆吉尔河俱自其东注之,又西入于沙”。


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部。柴达木,蒙古语意为“盐泽”。源出布尔汗布达山,经都兰县香日德,西北流入南霍鲁逊湖。长417千米。为青藏高原内流河。河旁多砂碛,下游为沮洳地,有时未达南霍鲁逊湖即消失于砂碛中。境内属高寒地区,干旱少雨。


猜你喜欢

  • 西夏墅镇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四十五里西夏墅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武进县图:西北有夏墅。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武进县西北有“西夏墅镇”。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部、新孟河两岸。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

  • 婆闰县

    又作婆润县。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属武康郡。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九十六里。《元和志》 卷31平泉县: “婆闰故县在县南四十六里。”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平泉县。古县名。西魏恭帝二年(

  • 平卢军

    唐、五代方镇名。唐开元七年(719)升平卢军使置,为玄宗时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营州(今辽宁朝阳市)。领平卢、卢龙二军,榆关等守捉及安东都护府,屯营、平二州境,相当今河北滦河下游以东,辽宁大凌河以西地区

  • 平政浮桥

    在今福建永泰县南。《方舆纪要》卷96永福县:平政浮桥“在县南。跨双溪上。宋绍圣四年建,用舟三十有六”。

  • 东势镇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东之东势镇。原名东势角。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东势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东势镇。据张荣楼、李梦愚编《台中县志稿·台中县乡镇地名的掌故》 说,因居本县东方角落,所以叫做“东势

  • 龙门山

    ①又名独固门。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云州乡东北五里。《辽史·地理志》 龙门县:“有龙门山,石壁对峙,高数百尺,望之若门。徼外诸河及沙漠潦水,皆于此趣海。雨则俄顷水逾十刃,晴则清浅可涉,实塞北控扼之冲要也。”

  • 姑孰溪

    一名姑浦。即今安徽当涂县姑溪河。《元和志》 卷28当涂县: 姑熟水 “在县南二里,县名因此”。《寰宇记》 卷105当涂县: “此水经县市中过,按溪即因地以名之也。又按 《江源记》,姑浦口南岸立津关,讯

  • 照壁山

    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121贵阳府 “贵山” 条下: “照壁山在府东北里许。以岩石屹立而名。”

  • 大砬子

    ①亦作大拉子。亦名和龙峪。即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民国郭楞熙《吉林汇征》:和龙县“地名和龙峪,又名大砬子。(光绪)二十八年设和龙峪分防经历”。1940年和龙县迁于今和龙县。②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涌泉乡

  • 东丹王墓

    即辽太祖长子人皇王耶律倍墓,称为显陵。在今辽宁北镇县西北医巫闾山。《辽史·地理志》:显陵“世宗置,以奉显陵,显陵者东丹人皇王墓也”。《新五代史·晋家人传》:辽虏晋石重贵北去,“过海北州,至东丹王墓,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