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栗河

栗河

即今白河支津。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十里。《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溧河,“淯水支流。自马渡堰分流,至新野县界,仍入于淯”。


猜你喜欢

  • 北岛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北,位于石岛之北七连屿范围内。1935年和1947年公布名称均为北岛。因位置居北,故名。该岛为长条形,中国渔民向称长峙、长岛。

  • 三硔滩

    在今江西武宁县东三洪。《清一统志·南昌府一》:三硔滩“在武宁县东七十里,接建昌县界。有数大石横列水中,名和尚石,为最险要处”。

  • ①远古部落有虞氏或虞氏。其后首领为舜,称虞舜。居于蒲坂 (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②夏代诸侯国。在今河南虞城县北二十二里李老家乡附近。《左传· 哀公元年》: 伍员曰,夏少康“逃奔有虞”。杜注: “虞

  • 一作蔑、姑蔑。春秋鲁邑。在今山东泗水县东。《春秋公羊传》: 隐公元年 (前722) 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即“蔑”。

  • 桃园镇

    北宋置,属宿迁县。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南城厢镇。金兴定二年 (1218) 改置桃园县。(1)古镇名。即今江苏省泗阳县西南废黄河南岸旧泗阳(城厢)。北宋属宿迁县。(2)今镇名。(1)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北

  • 三魁镇

    即今浙江泰顺县东南五十里三魁镇。《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三魁镇“在县南三魁山。洪武初置洋望巡司,属平阳县。二十四年改置三魁巡司,景泰三年改今属”。在浙江省泰顺县南部。面积64.8平方千米。人口2万。

  • 河稍桥

    即今江苏盱眙县西南河桥乡。清光绪 《盱眙县志稿》 卷3: 河稍桥在 “西四十里”。

  • 杉关

    在今福建光泽县西南,与江西黎川县接界。《清一统志·邵武府》:杉关“在光泽县西北七十里杉岭上,西去江西建昌府一百二十里,为江闽往来之通道。相传唐广明元年置,元至正十九年,陈友谅兵陷杉关,侵福建。二十五年

  • 孙吴县

    1937年伪满析瑷珲县置,属黑河省。治所在孙吴街(今黑龙江省孙吴县)。以孙、吴二姓居于此得名。1945年划归黑龙江省。在黑龙江省北部,东北濒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属黑河市。面积 4454 平方千米

  • 西姚

    即今山西运城市南西姚乡。旧属安邑县,明置巡司于此。集镇名。在陕西省潼关县东部。属代字营乡。人口 2000。明代姚鸾屯(今废)部分村民迁出在屯西建村,故名。产小麦、玉米。以传统“西姚社火”闻名。有公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