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桐君山

桐君山

在今浙江桐庐县东北分水江入富春江处北岸。《舆地纪胜》 卷8严州: 桐君山 “在桐庐。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木示之,因名山曰桐君山”。


古称浮玉山、小金山。在浙江省桐庐县城北,富春江与分水江交汇处。海拔67米。山顶有桐君祠、白塔、江天极目阁等建筑。临江绝壁处有摩崖石刻,其中有唐大历八年(773年)篆书石刻,尤为珍贵。


猜你喜欢

  • 平塘墟

    即今广东罗定市东苹塘镇。清康熙《罗定州志》卷2有平塘墟。

  • 莫村

    即今海南省临高县治。南宋绍兴初临高县迁治于此。《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临高县 “初治英邱,绍兴初迁于莫村”。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清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设大本营于此。

  • 召募堡

    在今湖南宜章县北。《方舆纪要》卷82宜章县“白沙镇”条下:“又县北为召募堡,本宋之永戍寨。明成化八年,设守御千户所,调茶陵卫官兵守御。堡寻废。所移置于县城东。”

  • 石柱

    即义慈惠石柱。在今河北定兴县西北北易水之滨石柱村。《寰宇记》卷67易县:石柱“在县东南三十里,临易水。《州郡志》:易州石柱,后魏末,杜(洛周)、葛(荣)乱杀人,骸骨狼藉如乱麻。至齐神武起兵扫除凶丑,拾

  • 六横山

    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西南部之六横岛。《清史稿·地理志》 定海直隶厅:“又六横山西对前仓嘴,牛鼻山扼其中。”

  • 郎茫州

    唐永泰二年 (766) 以林覩府部落分置,治所在郎茫县 (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北部)。辖境约当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地。后废。

  • 牱里县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羁縻奉州。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后废。

  • 大山千户所

    明成化中置,属大嵩卫。在今山东海阳县(东村)西南大山所。

  • 淄莱路

    蒙古至元二年 (1265) 改淄川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淄川县 (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博兴县西部及高青、邹平以东,黄河以南,鲁山以北地。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 改为般阳

  • 绵 (緜) 虒道

    东汉改绵虒县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四十里绵虒镇。《水经·江水注》:江水 “又有湔水入焉,水出绵虒道,亦曰绵虒县之玉垒山”。西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