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丁寺
即多尔吉拔姆宫。在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西岸。
即多尔吉拔姆宫。在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西岸。
明置,属交河县。即今河北泊头市西七十五里富镇。明建文四年(1402年)置(一说明正德初置),即今河北省泊头市西富庄驿村。为北京至山东路驿站。清废。
北魏时建。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东山巅。为唐代龙门十寺之一。唐白居易有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 诗。明嘉靖三十九年 (1560),僧人道连迁于今伊川县草店村西北山麓下。1944年洛阳沦陷时,因日军
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柳孜镇。《资治通鉴》:唐咸通九年 (868) 九月,庞勋据徐州,“康承训军于新兴,贼将姚周屯柳子”。即此。在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南柳孜集。唐咸通十年(869年)康承训破庞勋将姚周于此。北
在今四川若尔盖县境。清雍正元年(1723)置甲凹寨土百户。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宋书·刘道济传》: 元嘉十年 (433),程道养攻成都,“二月,道养于毁金桥升坛郊天,方就柴燎,(裴) 方明将三千人出击之,贼列陈营前死战,日夕乃大败”。即此。
①即今河北南部之滏阳河。五代周至宋、金为衡水、宁晋间之漳水的别称。《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二年 (955),“契丹自晋、汉以来屡寇河北,轻骑深入,无藩篱之限,郊野之民每困杀掠。言事者称: 深、冀之间
即今山东青州市西四十里九回山。《水经·淄水注》:浊水“出广县为山,世谓之冶岭山”。
即察雅。在今西藏察雅县东。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至乍丫,有寺院,即《会典》图注之札雅庙也。”
初名力士山,亦名石印山。在今江西波阳县西北鄱阳湖中。唐改今名。《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鄱阳县: 鄱阳山 “俗相传谓之石印,即鄱阳山是也”。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以铁勒结骨(即黠戛斯)部置,隶燕然都督府。故地在今俄罗斯萨彦岭以北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后废。唐羁縻都督府。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以铁勒结骨部(即黠戛斯)置,约在今俄罗斯叶尼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