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桢陵县

桢陵县

西汉置,属云中郡,为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喇嘛湾镇南拐子上古城。东汉改名箕陵县。东汉末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北黄河东岸。为云中郡西部都尉治。东汉改名箕陵县,末年废。


猜你喜欢

  • 扶苏墓

    在今陕西绥德县城内疏属山巅。墓旁有“秦长子扶苏墓”石碑一通。《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焚书坑儒时,长子扶苏曾加劝阻,“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崩,扶苏被赵高、

  • 南简州

    唐武德六年 (623) 改简州置,治所在宁浦县 (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横州。唐武德六年(623年)以简州改名,治宁浦县(今广西横县西南郁江南岸

  • 岐亭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西陵峡口。《隋书·杨素传》:大举伐陈,“陈南康内史吕仲肃屯岐亭,正据江峡”。《方舆纪要》卷78夷陵州:岐亭“在西陵峡口”。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西陵峡口。隋开皇八年(588年)大举伐陈

  • 个园

    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关街。据传初为清名画家石涛的寿芝园故址,嘉庆、道光年间盐商黄应泰修建为私人花园。个园以竹山闻名,园内满植修竹,竹间立石,因竹叶形如“个”字,故名。假山堆砌精巧,以石斗奇,采用分峰用石的

  • 汶山

    即今四川西北部之岷山。《山海经·海内东经》:“大江出汶山。”《史记·封禅书》:“渎山,蜀之汶山。”《元和志》卷32茂州:汶山县之“汶山即岷山也”。古山名。“汶”与“岷”通,即岷山。《元和郡县志》茂州:

  • 孔函谷

    在今甘肃舟曲县南。《三国志·魏书·邓艾传》:景元四年(263),姜维“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却还三十里”。即此。在甘肃省舟曲县东南。《三国志·魏志·邓艾传》:景元

  • 有庳

    古地名。庳一作“鼻”。又名鼻墟、鼻亭。在今湖南道县北。《孟子·万章上》:“象至不仁,封之有庳。”《史记·五帝本纪》:“封弟象为诸侯。”《正义》引 《括地志》称:“鼻亭神在营道县北六十里。”但《水经·湘

  • 宜寿宫

    在今陕西周至县南。《方舆纪要》 卷53盩厔县: 宜寿宫 “在县南三十里。周、隋时建”。

  • 古森峒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北扶隆乡。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9:嘉祐四年(1059)二月,广西安抚都监萧注言:“交趾寇思望、古森、贴浪等峒,掠十九村人畜不可胜数。”明属如昔巡司统辖。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 碧鉴海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顺德县: 碧鉴海在 “县西南一里,自粤江分流至此,曲折环合,其色澄碧,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