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梁王山

梁王山

①在今云南嵩明县西北。《清一统志·曲靖府》: 梁王山 “在寻甸州南七十里。其地名普按马,接嵩明州界”。

②在今云南祥云县北三十里。《明一统志》 卷86大理府: 梁王山 “蒙氏时酋长王氏居焉”。《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 《云南通志》: “有元梁王行宫遗址,每掘地得琉璃瓦。”


(1)在云南省中北部,跨嵩明县和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原名东葛勒山,因元末梁王在山顶设寨驻兵改今名。又称大梁王山,以驯于澄江县境内的梁王山。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2600米以上。最高峰大尖山,海拔2840米。山体由石灰岩和玄武岩构成。顶部石灰岩出露广,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2)在云南省呈贡、澄江二县交界处。原名罗藏山,彝语意为“虎栅山”。后因山顶有元梁王屯兵扎营遗址,遂改今名。主峰海拔2820米,为滇池附近群山之冠。由石灰岩、玄武岩、砂岩组成。群峰耸立,支脉绵延。植被以针叶林为主,有部分阔叶林。森林覆盖率约70%。盛产多种野生药材。为梁王河发源地。登临山巅,遥望滇池、抚仙湖、阳宗海,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有“梁峰兆雨”、“白云兆雨”、“罗藏秋色”胜景。通公路。


猜你喜欢

  • 张家桥镇

    ①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南张桥乡。清光绪《泰兴县志》卷5:县南“十二里张家桥”。②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南张桥镇。清光绪《合州志》卷4:张家桥“距城三十里”。

  • 枫田市

    即今江西安福县东十五里枫田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7: 安福县东有枫田市。

  • 云门山

    ①在今浙江绍兴县南。《水经·渐江水注》:“(山阴)南又有玉笥、竹林、云门、天柱精舍,并疏山创基,架林裁宇,割涧延流,尽泉石之好。”《舆地纪胜》卷10绍兴府:云门山“在会稽南三十一里。有雍熙寺,为州之伟

  • 铁门关

    ①明置,属迁安县。长城关口之一。在今河北迁西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铁门关 “在县西北百里,距关二里即遵化县界之李家谷口。《郡志》: 关南十五里为窟窿山,山多洞穴,高与铁门关齐”。②

  • 梅子岭

    在今安徽霍山县东。《方舆纪要》 卷26霍山县: 梅子岭在 “县东五十里。多产梅,上可容数十万众”。

  • 略城

    在今四川盐亭县西南。《晋书·毛璩传》:东晋末益州刺史毛璩东讨桓振于江陵,会参军谯纵作乱,“璩时在略城,去成都四百里,遣参军王琼讨反者,相距于广汉”。

  • 阿图什县

    1943年改阿图什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阿图什市。1986年改设阿图什市。旧县名。1943年升阿图什设治局置,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1986年撤销,改设阿图什市。

  • 信阳州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信阳府置,治所在信阳县 (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及信阳、罗山二县地。二十年 (1283) 徙治罗山县 (今罗山县)。三十年 (1293) 属汝宁府。元末废。

  • 威远州

    元至元十二年 (1275) 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南郊的大寨。明初废。洪武三十五年 (1402) 复置威远御夷州,属云南布政司。清雍正三年 (1725) 改威远厅。元至元十二年(

  • 哥吉河卫

    明永乐五年 (1407)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入海口附近科奇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治今俄罗斯黑龙江口附近科奇河一带。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