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路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梧州置,属广西道。治所在苍梧县 (今广西梧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梧州市及苍梧县地。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梧州府。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梧州置,治苍梧县(今广西梧州市)。辖境有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及苍梧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府。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梧州置,属广西道。治所在苍梧县 (今广西梧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梧州市及苍梧县地。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梧州府。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梧州置,治苍梧县(今广西梧州市)。辖境有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及苍梧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府。
一名太平江。在今云南永平县东。《方舆纪要》 卷118永平县: 银龙江 “在县治东半里,守御城跨城上。源自县西上甸里,合木里场河,又南合曲洞河,又东南过萨祐河、花桥河,又东南入澜沧江。《志》 云,银龙江
在今广西德保县东十五里。《清一统志·镇安府》:扶苏山“相传为天下十大名山之一。其巅可望见日出处”。
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三十里。《三国志·魏书·邓艾传》:甘露二年(257),“拒姜于长城,维退还”。即此。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延熙二十年(257年),维向秦川,出骆谷,径至沈岭
即今河南孟津县西十八里马屯镇。清康熙《孟津县志》卷1《集市》:有“马家屯”。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分东胜卫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次年废。
今叙利亚之大马士革。唐杜环 《经行记》:苫国 “在大食西界,周回数千里”。《新唐名 ·西域传》: “大食之西有苫者,亦自国。”
清置,属盐城县。即今江苏建湖县东北上冈镇。有巡司驻此。在江苏省建湖县东北部、黄沙港两侧。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7.9万。镇人民政府驻上冈,人口2.1万。元称南沙,明初改称孟杨庄。以后灶民迁居高冈避海
即永陵街。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永陵镇。以地为清永陵所在,故名。民国 《兴京县志》 卷1: 陵街 “距城四十里”。
在今安徽和县西北。《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二年 (406),“桓石绥与司马国璠、陈袭聚众胡桃山为寇,刘毅遣司马刘怀肃讨破之”。胡注: “胡桃山当在历阳郡界。”
亦名早社镇。北宋置,属定安县。即今甘肃宁县东南三十里早胜镇。金属定平县。古镇名。北宋以唐枣社驿置,在今甘肃省宁县东南。属宁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