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榆林县

榆林县

①隋开皇七年 (587) 置,属云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古城。《元和志》 卷4榆林县: “地北近榆林,即汉之榆溪塞,因名。” 二十年 (600) 为胜州治。大业三年 (607)改为榆林郡治。唐贞观三年 (629) 复为胜州治。辽属东胜州。金废。

②唐武德四年 (621) 侨置,为云州治。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八年并入丰林县。

③清雍正八年 (1730) 置,为榆林府治。治所即今陕西榆林市。1914年为陕西榆林道治。1920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88年改设榆林市。


(1)古县名。隋开皇七年(587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先为胜州治,后为榆林郡治。五代初废。(2)古旧县名。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治今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为榆林府治。1949年析县城区设市,县治迁鱼河堡。1950年撤市入县,县治迁回县城。1988年撤销,改设榆林市。


猜你喜欢

  • 东馆市

    即今江西临川市东南六十里东馆乡。《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航步镇”条下:东馆税课局“在府南六十里。元置,明朝因之,并置公馆于此。今税课皆兼领于有司”。后废。

  • 郧阳府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置,属湖广布政司。治所在郧县 (今湖北郧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郧县、保康县以西地区。清属湖北省。1912年废。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襄阳府置,治郧县(今属湖北)。辖境约

  • 宋玉井

    又名楚贤井。在今湖北钟祥市区内兰台东侧。传系楚大夫宋玉故宅遗井。唐代淤废,诗人杜牧曾作《废井文》。《舆地纪胜》卷84郢州:宋玉井“在旧州学前��木山之后”。又载:楚贤井“在

  • 春秋戎邑。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左传》:僖公十一年(前649),“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杜注:“扬、拒、泉、皋皆戎邑,及诸杂戎居伊水、雒水之间者。”

  • 铁山界

    在今江西万载县西北境。明初置巡司于此。

  • 钟 (鍾) 家园堤 (隄)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清江县 “固本堤” 条下:钟家园堤 “在府 (今临江镇) 东南十余里。《志》云,堤当袁、赣二水之冲,修筑为艰。隆庆三年修城复坏,以沿堤皆沙砾,易于消溃也。

  • 析墌城

    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北。《新唐书·薛举传》: 武德元年 (618), “丰州总管张长��击 (宗)罗缑,举悉兵援之,屯析墌,以游军掠岐、豳”。又秦王李世民攻薛仁杲,“夜半至析墌

  • 孔城镇

    北宋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桐城县东二十里孔城镇。在安徽省桐城市东部。面积87.8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孔城,人口6280。传三国吴将吕蒙筑城于此,又当东北诸山水汇聚南下的水运孔道,故名。

  • 郭店屯

    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郭屯乡。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下 《舆图志》: 阳谷县东北有郭店屯。集镇名。在辽宁省庄河市西南部,南临黄海。属大郑镇。人口 450。 为原高阳镇人民政府驻地。主产玉米、高粱等。渔业发

  • 红旗街

    指今吉林珲春市。清吴桭臣《宁古塔纪略》:“宁古塔西南地名红旗街,与高丽接壤,颇近海。今亦设官府。此处出海参为第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