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榆林市

榆林市

1949年6月当地解放后由榆林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陕西榆林市。1950年撤市改县。1988年复设榆林市。


在陕西省榆林市中北部,西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面积4.36万平方千米(市辖区7053平方千米)。人口333.5万(市辖区44.1万)。辖榆阳区和神木、府谷、横山、靖边、绥德、米脂、定边、佳县、吴堡、清涧、子洲11县。市人民政府驻榆阳区。战国魏于今市东南无定河北岸鱼河堡置肤施县,秦昭王三年(前304年)于县置上郡。西汉于市区北设龟兹县,以处龟兹降人得名,属上郡;于市区东北设鸿门县,因有鸿门亭,故名,属西河郡。东汉废鸿门县,永和五年(140年),上郡和肤施、龟兹二县弃废。北魏于境内设革融县,属化政郡。北周初废革融县,保定二年(562年)在东部建安堡南置开光县并兼为开光郡治。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开光郡,大业九年(613年)在西部升德静镇为德静县。西夏废县。金末后为米脂县地。明永乐初置榆林寨,成化七年(1471年)于今址设榆林卫。清雍正二年(1724年)撤销榆林卫,省入绥德;八年以双山、常乐、保宁、归德、鱼河五堡地设榆林县,兼为榆林府治。1913年废府兼为陕北道治。1914年为榆林道治。1920年移道治于肤施县(今延安市)。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6年于镇川堡设陕甘宁边区镇川县,1949年改称榆林县,并移治鱼河堡。1949年于今市区设榆林市,属榆林分区。1950年省榆林市入榆林县并移治今市区,属榆林专区。1958年省横山县部分地并入。1961年原区域划出复设横山县。1969年属榆林地区。1988年以县改市(县级)。1999年榆林地区和县级榆林市撤销,改设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设榆阳区;原榆林地区所属的清涧、绥德、神木、佳县、府谷、子洲、靖如、横山、米脂、吴堡、定边11县划入。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苏沙漠边缘地区。是陕西省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之一。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等为黄河支流。属南温带干旱气候和中温带干旱气候过渡地区。农产以谷子、糜子、土豆、玉米、高粱为主。矿产有煤炭、耐火黏土、石膏等。有神府煤田。工业有煤炭、机械、电力、建材、毛纺、皮革、化工、制药等,以毛毯、地毯著称。西包、太榆、银榆等公路经此,并有民航定期航班。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青云山、红石峡和新明楼、戴兴寺、镇北台和神木杨家城、府谷昊天宫、佳县白云山庙、米脂盘龙山等。


猜你喜欢

  • 沙宾达巴哈

    亦作沙毕纳依岭、沙必乃达巴汉。在今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南西萨彦岭西脉与图瓦共和国西北境界山。清雍正五年(1727)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划定中俄北部边界线:“由沙毕纳依岭起至额尔古纳河为止,其

  • 玉关

    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一百五十里小方盘城。

  • 右所

    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右所乡。明置右所土千户。

  • 赖坊

    即今福建长汀县南赖坊。1931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汀连县迁治于此。

  • 禽昌郡

    北魏神䴥元年 (428) 置, 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太平真君二年 (441) 降为禽昌县。北魏神䴥元年(428年)置,治今山西省临汾市。因太武帝擒赫连昌于此,故名。辖境相当

  • 大名府

    五代汉乾祐元年(948)改广晋府置,治所在元城、大名二县(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北宋庆历二年(1042)建为北京。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成安、广平、威县、临西、馆陶和山东临清、夏津、冠县、莘县

  • 渭陵

    西汉元帝刘爽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北大寨东乡。《汉书·元帝纪》: 竟宁元年 (前33),“葬渭陵”。臣瓒曰: “渭陵在长安北五十六里。”汉元帝刘奭陵墓。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北原上。

  • 角斜场

    明置,属海陵监。在今江苏海安县东六十八里旧场乡。清雍正年间,因海潮泛滥,盐场迁今角斜镇。有盐大使驻此。

  • ①即余吾戎。商、周时国,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②西周时国。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左传·昭公元年》: “周有徐、奄”,即此。春秋昭公三十年 (前512) 为吴所灭。西汉置徐县。(1)古国名。(1)西

  • 麦达

    当在今四川西昌市境。《明史·李应祥传》:万历中,讨建昌逆酋安守、五咱之乱,“裨将田中科营麦达,逼安守。会谍者报守谋袭中科,应祥夜饮材官高逢胜三巨觥,令率敢死士三百疾趋七十里,抵麦达而伏。守夜至,遇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