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安县

武安县

①秦置,属邯郸郡。治所在今河北武安市西南五里店子古城。张守节 《史记正义》: “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汉属魏郡。魏晋属广平郡。东魏天平初仍属魏郡。隋属武安郡,移治今武安县。唐属磁州。蒙古至元二年 (1265) 废入邯郸县。后复置,仍属磁州。清属河南彰德府。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8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划归河北省。1988年改设武安市。

②三国吴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东南。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为武熙县。

③三国吴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河南宁省南定县东南。西晋武帝时改为南定县。

④北魏置,属武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境。西魏、北周间废。

⑤唐证圣二年 (696) 分龙丘县置,属衢州。治所在今浙江龙游县南。《寰宇记》 卷97: “以地有武安山,因以为名。” 后废。

⑥唐圣历元年 (698) 改石泉县置,属金州。治所即今陕西石泉县。神龙元年 (705) 复改石泉县。

⑦唐置,为武安州治。治所在今越南海防市海防西北。天宝初为武曲郡治。后废。

⑧金皇统三年 (1143) 降武安州置,属大定府。治所在今内蒙古敖汉旗东白塔子。大定七年 (1167)改名武平县。


(1)古县名。(1)三国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西北。属郁林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武熙县。(2)三国吴置,治今越南南定省南定东南,属交趾郡。西晋改南定县。(3)武周证圣二年(696年)析龙游县置。“以地有武安山,因以为名”(《太平寰宇记》)。一说析龙丘置,在今浙江省龙游县;一说析常山、须江、弋阳三县置,在今浙江省江山市境。属衢州。后废。(4)金皇统三年(1143年)降武安州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东白塔子村。属大定府。大定七年(1167年)改名武平县。(2)古旧县名。秦置,治今河北省武安市西南店子古城。西汉武帝封田蚡于此,置侯国,后改为县。属魏郡。三国魏改属广平郡,正始元年(240年)封曹爽为武安侯,后仍为县。东魏属魏尹。北齐属清都尹。北周仍属魏郡。隋大业初移治今市,属武安郡。唐先后属洺州、磁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省,后复置;仍属磁州。清属彰德府。1958年并入邯郸市。1961年复置。1988年改设武安市。


猜你喜欢

  • 浪沧江铺

    即澜沧江。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西南浪沧乡。

  • 宁塔

    在今西藏类乌齐县东南宁塔一带。藏语意为向阳坡。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 长风沙镇

    北宋置,属怀宁县。即今安徽安庆市东北五十里长风乡。唐李白《长干行》诗:“相迎不道远, 直至长风沙”指此。明、清于此置巡司。

  •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治所在建昌卫(今四川西昌市)。《明史·四川土司传》:“北至大渡,南至金沙江,东抵乌蒙,西讫盐井。”辖境今四川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大凉山以西,锦屏山以东地区。后废。明洪

  • 洛容驿

    明置,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南雒容镇东。《方舆纪要》 卷109洛容县: 洛容驿 “在县东”。

  • 宪州

    唐龙纪元年 (889) 置,治所在楼烦县 (今山西娄烦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娄烦县及静乐县东南部。北宋咸平五年 (1002) 移治静乐县 (今静乐县),熙宁三年 (1070) 废,十年 (1077) 复

  • 峄州

    金兴定中置,治所在兰陵县 (今山东枣庄市南旧峄县)。蒙古至元二年 (1265) 省兰陵县入州,属益都路。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峄县。金兴定中置,治兰陵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南峄城镇南)。蒙古移治今

  • 胜羌堡

    北宋置,属庆阳府。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7胜羌砦: “宋时与金汤、柔远诸砦并为控扼要地。”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置,在今陕西省吴旗县西南。属庆州。后废。

  • 伽师县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属新疆疏勒府。治所在牌素巴特回庄(今新疆伽师县)。民国初属新疆喀什噶尔道。1930年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属喀什地区。面积 6670 平方千米。人口32.

  • 伯莒

    又作柏举。春秋楚邑。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公羊传》:定公四年(前506)十一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伯莒,楚师败绩”。即此。古邑名。又作柏举。春秋楚邑。在今湖北省麻城市东北。春秋末期,吴、蔡联军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