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广东顺德市西南杏坛镇。民国《顺德县志》卷3 《津渡》:“杏坛”有长行渡。
又作八柏桥镇。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北三十里八百镇。明嘉靖《六合县志》卷1:“八百桥市在治东北三十里。”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六合县:“八百桥在东北三十里,跨滁河支流为市。”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东北部、八百
民国置,即今山东诸城市西南四十五里枳沟镇。当潍水南岸。为通莒县孔道。清道光 《诸城县续志》 卷2作 “只沟”。在山东省诸城市西南部。面积87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枳沟,人口1.46万。明
亦作沙朗圩。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沙琅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沙朗圩。清雍正元年(1723)置巡司于此。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河畔。始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大德五年(1301)正月,成宗铁穆耳将昭睿顺圣皇太后的影像供奉于寺内。元末荒废。
西汉置,属巴郡。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北清泉坝。王莽改为安新县。东汉复为安汉县,初平元年(189)为巴郡治。建安六年(201)改为巴西郡治,寻迁郡治阆中县。南朝宋属北巴西郡,并于此侨置南宕渠郡(亦作宕渠郡
亦作临甾、临菑。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西周初封太公望于齐,建都于此。春秋、战国时齐国均都此。战国时手工业有冶铁、制陶、纺织等,商业繁盛。稷门下聚集许多学者讲学,是当时经济、文化中心。《战国策·
即今福建福鼎市东南小嵛山。见清《海国闻见录》。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中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达辛其楞南。
①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四十里。相传为灵公所都。②即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因明于此设盐井卫,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