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坑
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9那地州:水龙坑“在州西南六十里。《舆程记》:水龙坑山路险仄,沿溪越岭,三日而至东兰州”。
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9那地州:水龙坑“在州西南六十里。《舆程记》:水龙坑山路险仄,沿溪越岭,三日而至东兰州”。
简称郭后旗。清顺治五年(1648) 置,属哲里木盟。旗府驻老爷屯 (肇东四站,今黑龙江肇东市南四站镇)。1935年伪满迁肇州古城(今黑龙江肇源县驻地肇源镇),改名肇源县。1936年复名郭尔罗斯后旗,仍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南。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东吉屿“周围里余”。
即广慧寺。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明建。《清代七百名人传 · 年羹尧传》:雍正二年 (1724),讨罗卜藏丹津,“时西宁东北郭隆寺喇嘛应贼,羹尧令 (岳) 钟琪等袭斩六千余,毁其寺”。清雍正元
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迁江镇北。《舆地纪胜》卷115宾州:永昌岩“在迁江县。崇奉石佛”。《方舆纪要》卷109迁江县:永昌山在“县西(北)七里。石岩阔大”。
即错拉。今西藏错那县。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扪, 旧地名。磋纳,湖边也。于扪地滨湖建城,故名。”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0於潜县:杨岭“在县(今于潜镇)西南二十五里,路通昌化”。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中业岛。1935年命名帝都岛。1947年改名中业岛。
在今湖北襄樊市北。《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遣晃助曹仁讨关羽,“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即此。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北。《三国志·徐晃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在今河北阜平县西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14阜平县:吴王口,“(明)弘治十三年筑城置戍。《关隘考》: 自吴王口而下,凡十九口,亦属倒马关南路”。
一名岑公洞。在今四川万县市南隔江一里。《舆地纪胜》卷177万州:岑公岩“在大江之南。广六十余丈,深四十余丈。一石岩溜,盘结状若华盖,左为方池,有泉涌出岩簷,遇盛夏注水如帘松篁藤萝,蓊郁葱翠,真神仙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