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乐县

永乐县

①北魏延昌三年(514)改长乐县置,属晋昌郡。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南一里。西魏废帝元年(552)改名石泉县。

②东魏兴和二年(540)置,属乐良郡。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五里鱼条山下。北齐属昌黎郡。北周移治北平故县(今满城县北十里)。隋属上谷郡。唐属易州,天宝元年(742)改名满城县。

③北周武成二年(560)改河北县置,属河北郡。治所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三十二里永乐村。保定三年(563)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属芮州。治所在今芮城县东北,七年(624)移治今芮城县西南永乐镇。贞观八年(634)改属蒲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废。

④辽置,为锦州治。治所即今辽宁锦州市。元废入州。

⑤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由永济县析置,属太行区。治所在永乐镇(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三门峡水库区)。1949年裁撤,并入永济县(后又划归芮城县)。


(1)古县名。(1)东魏兴和二年(540年)置,治今河北省满城县西北。为乐良郡治。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满城县。(2)北周武成二年(560年)置,治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南永乐镇。属河北郡。因县境有永乐涧,故名。保定三年(563年)省入芮城县。唐武德元年(618年)析芮城县复置,移治今永乐镇东北。属芮州。七年又徙还故治。至德二载(757年),郭子仪“大破贼于潼关,崔乾祐退保蒲津。时永乐尉赵复等陷在蒲州”,即此。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降为永乐镇。(3)辽置,治今辽宁省锦州市。为锦州治。元废。(2)旧县名。晋冀鲁豫解放区设。1947年由山西省永济、芮城两县析置,治今芮城县永乐镇。县以镇名。1949年撤销,仍归各县。


猜你喜欢

  • 郑村坝

    在今北京市东北二十里东坝。《明史·恭闵帝纪》: 建文元年 (1399),“李景隆及燕兵战于郑村坝,败绩”。即此。在今北京市东。《明通鉴》: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与(李)景隆战于郑村坝,…

  • 丹山镇

    北宋乾德五年(967)废丹山县置,属盘石县。在今四川资阳市东八十里丹山镇。有唐建砖塔,唐、宋时摩岩造像及唐咸通十四年题记。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东部。面积124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丹山,

  • 和硕特西右翼中旗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格尔木市南什来北一带。《清史稿·地理志》 西右翼中旗: “牧地跨柴达木河。东至诺木罕河,南至诺木罕木鲁,西至滔赉,北至希勒沿。”

  • 俱支囊国

    即龟兹国。都延城,即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即“龟兹国”。

  • 顺兴驿

    宋建,属顺昌县。在今福建顺昌县。明洪武初改名双峰驿。

  • 梅川砦

    即今甘肃岷县东北梅川乡。《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 梅川寨 “在卫城东北三十里”。

  • 南郑

    战国时秦邑,在今陕西汉中市东二里。《战国策·韩策二》: “请道于南郑、蓝田以入攻楚。” 即此。古邑名。(1)战国秦邑。即今陕西省汉中市。《战国策·韩策二》:“请道于南郑、蓝田以入攻楚。”即此。(2)又

  • 狼牙口

    即狼牙岭。今河北涞源县西南狼牙口。《方舆纪要》 卷14定州: 狼牙口 “在倒马关西南六十里,三关外墙至此与内墙合为一”。《元史· 张柔传》: 戊寅 (1218),“国军出紫荆口,柔所部逆战于狼牙岭,马

  • 宣务山

    一名虚无山。 又名巏��山。 在今河北隆尧县西。 《隋书·地理志》: 柏乡县 “有����山”。 《寰宇记》 卷59

  • 八万山

    在今广东陆丰县东。清乾隆《陆丰县志》卷2:八万山“在邑东六十里。旧为平南王藩下商人矿场,禁绝已久。今奉题请开采,矿砂稀少,现经停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