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信城

永信城

唐筑,在今陕西陇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陇州汧源县:“贞元十三年筑永信城于平戎川。”


唐贞元十三年(797年)建,在今陕西省陇县北。


猜你喜欢

  • 右屯卫城

    即广宁右屯卫城。今辽宁凌海市东南右卫满族乡。《方舆纪要》卷37广宁右屯卫:右屯卫城“今卫治。元闾阳县之临海乡也。洪武二十六年置卫于十三山堡,二十七年迁治于此。永乐中筑卫城,周五里有奇”。

  • 白鸦谷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二十里。唐杜甫诗:“盘剥白鸦谷口栗”,即此。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唐杜甫有“盘剥白鸦谷口栗”诗句。

  • 宣歙

    唐方镇名。乾元元年 (758) 置观察使。治宣州 (今安徽宣州市),领宣、歙、饶三州。次年废。大历元年 (766) 复置,改领宣、歙、池三州及采石军使。元和六年 (811) 罢领采石军使。景福元年(8

  • 土屯耆

    在今江西广昌县东十五里。三国吴于此置南丰县。隋开皇九年(589)县废。

  • 桃源

    在今安徽东至县南。《舆地纪胜》 卷22池州: 桃源 “在建德县。山溪源远,人迹罕到。当五代之际,衣冠士族,避难于此,皆获免焉,故号桃源”。集镇名。在云南省鲁甸县东南部、鲁甸坝子东南缘。桃源回族乡人民政

  • 泥沟

    在今江苏丰县北。《清一统志·徐州府一》:泥沟 “在沛县西北五十里。亦名泥沟河。源出山东滕县白马山,自鱼台县流入,经沙河镇西南入漕河”。

  • 益都路堤 (隄)

    在今山东临沂市东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33沂州 “小河堤” 条下: 益都路堤 “元时州属益都路也”。堤以路名。

  • 龙门水

    ①即今广东龙门县南之龙门河。《明史·地理志》龙门县:“南有龙门水,亦曰九淋水,流入东江。”②一名潜水。即今四川广元市东北浅溪河,注入嘉陵江。《史记·夏本纪》 引《括地志》:“潜水一名复水,今名龙门水,

  • 四辅

    唐、宋时京畿附近四个府、州的合称。 (1)唐开元十二年(724)称近京畿的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县)、华州(治今华县)、岐州(治今凤翔县)、蒲州(治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镇)为四辅。(2)北宋崇宁、政和间,曾

  • 梁化墟

    即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镇。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移内外管巡司治此。即今广东省惠东县西北梁化。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移内外管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