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虞县

永虞县

1947年4月晋冀鲁豫边区由永济、虞乡二县合置,治赵伊镇(今山西永济市)。1949年撤销,复置永济、虞乡二县。


旧县名。晋冀鲁豫解放区设。1947年由山西省永济、虞乡两县析置。以两县首字为名。治今永济市赵伊镇。1949年撤销,仍归各县。


猜你喜欢

  • 大佛岩

    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石门镇西。清光绪《江津县志》卷2:大佛岩在“县西百里石门对岸大江边。古镌大佛于岩上,形高十丈许,左有石如净瓶,右如鹦鹉,佛居其中”。有大佛寺,明建。摩岩大佛一尊,高23.3米,雄伟壮

  • 兴德县

    隋末析石南县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葵阳镇旧县。寻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南尹州,后改属郁林州。北宋开宝五年(927)废。古县名。隋末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石南镇西北。属郁林

  • 昆阳县

    ①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叶县。《后汉书·光武帝纪》: 王莽地皇四年 (23) 三月,“光武别与诸将徇昆阳、定陵、郾皆下之”。六月,歼灭王莽主力军于此。《水经·汝水注》: “盖藉 (昆)水以氏县也

  • 四川布政使司

    明洪武九年(1376)改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置,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白河、邛崃山、大凉山以东,岷山、大巴山以南,云南东川以北,贵州威宁及遵义、瓮安以北地区。清顺治二年(1647)改

  • 三秀山

    一名仙人亭山。在今福建同安县东北。明《寰宇通志》卷46泉州府:仙人亭山“在同安县西北。又名三秀山。上有石榻、禅床及仙人迹”。《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同安县:三秀山“在县北十里。三峰秀出,一名仙人掌(亭

  • 昂城

    在今四川阿坝县境。《魏书·吐谷浑传》:“吐谷浑遂徙上陇,止于抱罕暨甘松,南界昂城、龙涸。”

  • 白牙山

    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50固始县:白牙山“山产桑,中弓材”。

  • 道家墟

    即今广西藤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道家村。明、清置窦家寨巡司于此。

  • 甘泉堡

    ①北宋崇宁五年(1106)置,属秦州。在今甘肃会宁县东南。金废。②清置,属海城县。即今辽宁海城市东北甘泉乡。《清一统志·奉天府二》 “土河堡”条下:“甘泉堡在(海城)县北三十里。”

  • 化林县

    1912年于化林坪置,属康安道。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东南兴隆镇东化林。1914年废入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