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江苏省

江苏省

清康熙六年(1667)分江南省置,以两江总督驻所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和巡抚驻所苏州府(今江苏苏州市)二府首字为名。省会在江宁府(今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及上海市。1929年省会迁镇江县(今江苏镇江市)。1949年分置苏南、苏北二行署区。1952年复置江苏省,省人民政府驻南京市。


简称苏。在中国东部沿海,长江、淮河下游。面积10.3万平方千米。人口 7163.9 万。辖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13地级市及54市辖区、27县级市、25县。省人民政府驻南京市。旧以江宁、苏州二府首字命名。春秋时江南、淮南分属吴、楚。淮北略涉宋、鲁。战国初,越灭吴并其地。楚灭越后大部属楚。秦分属会稽、九江、东海、泗水诸郡。汉分隶扬州、徐州二刺史部,西北一隅则属豫州刺史部。三国时,扬州地属吴,徐州和豫州地属魏。两晋分为扬、徐二州,南朝齐、梁领有江南、淮南及沭河以东地区,置扬、南徐、南兖、北兖、青、冀等州,后增东徐州;淮北大部属北魏,置彭城郡和沛郡,属徐州、南徐州。梁末,江北尽入北齐。陈承梁绪,仅领江南。隋开皇间置苏州、常州、润州、扬州、楚州、泗州、海州和徐州。大业间改置吴、毗陵、丹阳、江都、下邳、彭城、东海诸郡。唐初又改郡为州,开元后分属江南东、江南西、淮南、河南道。五代时,淮北为梁、唐、晋、汉、周所据;江淮间及江南西部先属杨吴,后属南唐;太湖流域则为吴越势力范围。北宋分属两浙路、江南东路、淮南东路和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南宋偏居淮南和江南,分属两浙、江南东、淮南东三路。金领淮北各地,属南京路、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元分属江浙和河南、江北二行省。明属直隶南京(俗称南直隶)。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南京为江南省,治江宁府(今南京市)。顺治十八年分左右布政使司,左司驻江宁府,辖安徽、凤阳二巡抚地;右司驻苏州府,辖江宁巡抚地。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江苏省),为江苏建省之始。以两江总督驻江宁府(今南京市)和江宁(后改为江苏)巡抚驻苏州府(今苏州市)的首字为名。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后领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徐州八府,通州、海州、太仓三直隶州和海门一厅。1860—1863年,太平天囯先后在太湖流域(含今上海市辖区县)建立苏福省、在江浦县建立天浦省以及建立以都城天京为中心的天京省。1912年初废府、州、厅制,分全省为61县,省会江宁(今南京)。1914年置金陵、苏常、沪海、淮扬、徐海五道统辖各县。1927年废,同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划原南京外城郭以内和江浦县浦口镇置南京市,析上海、宝山等县地置上海市,均直隶国民政府。翌年并析崇明县外沙地置启东县,至此全省共分61县。1928年省会迁镇江。1949年南京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1950年改由华东军政委员会领导),萧县、砀山、江浦三县划属皖北行署区,徐州、新海连二市和丰县、华山、沛县、铜北、邳县、东海、赣榆七县划属山东省。其余以长江为界分置苏南、苏北二行署区。1952年底撤销二行署区重建江苏省,改南京为省辖市,为省人民政府驻地。原划归皖北行署区和山东省管辖的市、县划回本省。全省共辖南京、无锡、苏州、南通、常州、徐州六省辖市(地级)和镇江、扬州、松江、苏州、淮阴、徐州、盐城、南通8专区(下设27市辖区、7县级市、71县、1办事处、1盐区)。1953年将松江专区嵊泗县划归浙江省。1955年萧山、砀山二县划归安徽省,划入原属安徽省的盱眙、泗洪二县。1958年将松江专区八县和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划入上海市。此后地域无大变化,省内行政区划变化很大。至2004年,行政区划始成今状。地形以平原为主,北部为徐淮黄泛平原,中部为里下河低平原,东部沿海为滨海平原,东南部为长江三角洲。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北部有相山、马陵山、云台山地;江南为宁镇山地和茅山山地;西南部为宜溧山地;太湖平原上有一系列沙岩孤丘分布。全省河流分属沂沭泗、淮河、长江三大水系,有京杭运河、串场河、苏北灌溉总渠、通扬运河等人工河道和太湖、洪泽湖、高邮湖三大湖泊。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属南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3~16℃,1月平均气温 -1.5~3℃,7月平均气温 27~29℃。年降水量 800~1200 毫米。矿产以徐州煤田最著名,其次为南黄海和江淮油气田、泰兴市的二氧化碳气田和宜兴的陶瓷土等。淮北盐场为中国重要盐场之一。农业发达,粮食、棉花、油菜籽的产量居全国前列。徐淮地区是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和温带林果主要产地。里下河地区为新兴商品粮和油料生产基地。洪泽湖和里运河沿线是著名水产、禽蛋基地。东部沿海地区,为全国重点植棉基地和新兴桑蚕饲养业基地。太湖地区是全国著名商品粮和油料生产基地;内塘养殖业和桑蚕饲养业发达,有“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的美誉;太湖沿岸和湖中岛山,以产柑橘、枇杷、杨梅、茶叶著名。西南低山丘陵地区林地面积占全省的半数,毛竹、杉木、茶叶为主要产品。太湖、洪泽湖、骆马湖、长江和里下河地区是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吕四渔场和大沙渔场是中国重要海洋渔场,吕四港是全国著名的渔港。本省是中国工业最早发展的省份之一,1949年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轻重工业发达、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机械、电子、石化、汽车为全省工业的四大支柱行业。本省是全国化学工业的主要基地,南京是全省最大的化工基地,也是全国化工中心之一。乡镇工业发达,产值居全国首位。手工艺品以苏州刺绣,南京云锦,宜兴陶器,无锡泥塑,扬州玉雕、漆器,常熟花边,常州梳篦等著名。水陆交通著称全国,形成以长江、京杭运河为骨干江河湖海相连的水运网。南京、徐州是省际公路转运中心。南京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和镇江—瓜洲间、张家港—南通间、常熟—南通间等汽车轮渡,连接着大江南北的交通往来。南京和徐州都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京沪、宁铜等铁路在南京接轨,京沪、陇海、徐濉铁路在徐州交会。鲁宁输油管是目前国内惟一的大型管道运输工程。南京航空港有班机通往全国各大城市和香港、日本等地。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百余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南京、苏州、扬州、徐州、镇江、常熟和淮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北到南构成徐海、长江和太湖三大风景名胜旅游区(有太湖、南京钟山、云台山、蜀岗—瘦西湖四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苏州古典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 百丈峡

    亦名百丈岩。在今湖南慈利县西,接张家界市界。《方舆纪要》卷77慈利县“茅花岭”条下:百丈峡“东北至九溪卫七十里。石崖两面对峙,高逾百丈。中有小峡,长三十里,流泉峻急,古木槎牙。峡畔有路通永定卫,最险”

  • 秦海

    指今新疆博湖县东博斯腾湖。《后汉书·西域传》: 延光二年 (123),敦煌太守张珰上书陈三策,以为北虏呼衍王常展转蒲类、秦海之间,专制西域,共为寇钞”。

  • 梅菉管理局

    1932年由茂名、吴川二县接壤的梅菉地方析置,驻梅菉市(今广东吴川市)。1947年改置梅茂县。1932年由茂名、吴川两县接壤的梅菉地方析置(县级)。驻梅菉镇(今广东省吴川市驻地梅菉镇)。1947年升县

  • 赵宅镇

    北宋置,属将陵县。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北。

  • 水口站

    元置,即今福建古田县南旧水口。明改为驿。

  • 阿昔洞簇长官司

    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北阿西茸乡。《明史·四川土司传》:洪武二十一年(1388),“朶贡生番则路、南向等引草地生番千余人寇潘州阿昔洞长官司,杀伤人口”。即此。后废

  • 黑水守捉

    唐置,在今新疆乌苏县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 “渡黑水,七十里有黑水守捉。”唐置,治所约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境内。后废。

  • 丰宁上长官司

    清改丰宁长官司置,属都匀府。治所在今贵州独山县西南上司乡。后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西南上司。属都匀卫。弘治七年(1494年)改属独山州。清末废。

  • 制泽

    即春秋时制田。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水经· 沙水注》: 沙水出苑陵县故城西北,县有二城,“二城以东悉多古泽,即古制泽也。京相璠曰:郑地。杜预曰: 泽在荥阳苑陵县东。即春秋之制田也”。

  • 淯井

    亦名雌雄水。为盐井。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为盐泉井,唐名淯井。《舆地纪胜》 卷166长宁军: 盐井 “在监城北。井之咸脉有二: 一自对溪报恩山趾度溪而入,尝夜有光如虹,乱流而济,直至井所。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