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池河

池河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水经·淮水注》:池水“出东城县东北,流径东城县故城南。池水又东北流历二山间,东北入于淮”。

②在今安徽定远县东。淮河支流。源于安徽定远县西根山,南流折而东北,经明光市北女山湖,东北流入淮。《水经·淮水注》:“淮水又东, 池水注之。水出东城县,东北流,经东城县故城南, ……池水又东北流,历二山间,东北入于淮,谓之池口也。”

③即古直水。亦名迟水。在今陕西石泉县东。源出宁陕县东北,西南流至石泉县东南入汉水。《清一统志·兴安府一》 “直水”条引《县志》:“池河在县东五十里。源出长安县腰竹岭,南入汉江。世传其水易长难退,故亦名迟河。近河地多良沃,盖即直水,以直、迟声相近而讹也。”


(1)淮河南岸支流。在安徽省中部。《大明一统志》:“池河自庐州府界流入,历定远县南境一百四十里,北流入淮河。”源于肥东县西北之根山,北流经定远县、凤阳县,入明光市女山湖,最后入淮河。长245千米,流域面积 5021 平方千米。(2)古称直水、迟河。汉水北岸支流。在陕西省南部。源于宁陕县城东北龙潭子东南,流经石泉县境,在石泉县凤凰山脚下注入汉水。长119千米,流域面积 1037 平方千米。上游多森林。主要支流有东沙河等。


猜你喜欢

  • 玉州

    ①隋开皇七年(587)改平州置,治所在当阳县(今湖北当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当阳、远安等市县地。九年(589)废。唐武德六年(623)改平州复置玉州,八年(625)废。②隋平陈后置,治所在今湖南汨罗市

  • 后平关

    永定三关之一。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南三十四里后坪。《明史·地理志》 慈利县:“西北有龙伏关,东南有后平关、黑崇关,谓之永定三关。”

  • 虎尾溪

    在今台湾省云林县西南。《清一统志·台湾府》: 虎尾溪 “在嘉义县北六十五里、彰化县南,二县以溪为界。过此而北,人烟渐少。《旧志》: 源出大山中,从柴里斗六门社流出,截溪分流而北,经东螺社南,折而西南流

  • 集贤关

    又名脊现关。在今安徽安庆市北。《清一统志·安庆府二》: 脊现关 “在怀宁县北十八里脊现岭上。县北连山迤逦,至此而为狭岭,置关其上,以扼舒庐之要。按脊现关亦作集贤关”。为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的重要战场。

  • 白马塘

    在今江苏高邮市西南,接安徽天长市境。《晋书·谢玄传》:东晋太元中,谢玄自广陵救三阿,“何谦解田洛围,进据白马”。即此。《明史·地理志》 高邮州:“西南有白马塘。”在今江苏省高邮市西南。东晋太元中,谢元

  • 杨梅山

    ①在今江西定南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定南县:杨梅山在“县(治今老城镇)北百里,为县境要隘。嘉靖四十五年,贼魁赖清规等为乱;郡守黄扆单骑入下历,招抚之。贼防稍懈,抚臣吴百朋督参将蔡汝兰等进兵,

  • 阿拉善额鲁特旗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设阿拉善额鲁特旗,直隶理藩院。札萨克驻定远营(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驻地巴彦浩特)。1914年划归甘肃省,属宁夏护军使。1928年属宁夏省。1949年改为阿拉善旗。1952年改设

  • 八普

    亦作巴补、巴普。西辽属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西南纳伦河北岸。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八普城“西瓜大者五十斤,长耳(按:指驴)仅负二枚,其味甘凉可爱”。

  • 海北州

    辽置,治所在开义县 (今辽宁义县东南四十里开州屯)。辖境相当今辽宁义县与锦县间大凌河流域。金皇统三年 (1143) 废。辽置,治开义县(今辽宁义县南开州屯)。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

  • 啰庞岭

    在今宁夏灵武县西。《金史·西夏传》:夏相任得敬胁其主仁孝欲分夏国,大定十年 (1170)“乃分西南路及灵州啰庞岭地与得敬”。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