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沙口镇

沙口镇

清置,属黄陂县。即今湖北黄陂县东南沙口村。《清一统志·汉阳府》:沙口镇“在黄陂县东南五十里”。


(1)在湖北省洪湖市西部。面积121.5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沙口,人口1万。因众河汇至,挟泥沙淤积成洲,故名。1949年分属监利、沔阳(今仙桃市)二县。1951、1957年分两次划入洪湖县,属第七区(又称沙口区)。1958年属沙口公社,1984年复区,1987年析置沙口镇。主产稻,富水产,盛产莲藕。有化工、建材、五金、玻璃制品、棉纺等厂。沙下公路终点,峰瞿公路经此。(2)在广东省英德市东北部、雪山嶂西北。面积393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沙口街,人口 6900。处北江河谷地带,枯水期沙滩出露,且正处风口,秋后常有风沙,故名。建国初属望埠区。1957年属东风公社,1962年析置沙口公社。1984年设区,1987年建镇。地处英德盆地北部低山丘陵地。主产稻,并产甘薯、花生、甘蔗等,是市红瓜子主产区。滑石山保护区有原始森林。省硫铁矿井冲角分矿设此,还有水泥、塑料、轧钢、纸袋、服装、皮革、铁木藤制品等厂。京广铁路、望大公路经此,北江通航。


猜你喜欢

  • 忙刺站

    驿站名。元置,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北。

  • 奉高县

    西汉置,为泰山郡治。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三十八里故县村。《水经· 汶水注》: “汉武帝元封元年立,以奉泰山之祀”,故名。《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二年 (85) 二月,幸泰山,“进幸奉高”。即此。北魏

  • 慈光洞

    在今江西上高县西。《舆地纪胜》 卷27瑞州: 慈光洞 “在上高素西四十里。缘梯而下,然后有门入。昔兵戈之时,民逃于此。壁间题云,唐乾符二年,黄巢作乱,在此逃避”。

  • 珠浦桥

    又名安澜索桥。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二里二王庙前。《方舆纪要》 卷67灌县: 珠浦桥在 “县西二里,索桥也。亦谓之绳桥,长百二十丈,阔一丈”。

  • 礼舍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礼社。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无锡县图:西北有礼舍(镇)。

  • 下若里

    即今浙江长兴县东六里下箬寺村。《陈书·高祖纪上》:陈霸先“吴兴长城下若里人”。

  • 晖州

    唐置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贵州织金县北。南宋后废。唐置,治今贵州省织金县北。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织金、纳雍二县部分地区。唐属江南道。后属黔州。宋属绍庆府。南宋后废。

  • 东潮州

    明永乐五年(1407)属新安府。治所在东潮县(今越南东北部广宁省东潮县)。辖境相当今广宁省西南部及海兴省东北部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入安南。

  • 吾峪关

    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二十里东阳关。《方舆纪要》卷42黎城县:吾峪关“在吴儿峪口。马氏曰,吾儿峪即故壶口关,盖音讹也。今其地至为要隘,有巡司戍守”。

  • 李陵山

    即今安徽肥西县西之紫蓬山。《方舆纪要》卷26庐州府合肥县:紫蓬山在“府西七十里。一名李陵山,以山上有李陵庙也”。又称紫蓬山。在安徽省中部肥西县境。据《紫蓬山志》载,三国时魏将李典曾在此屯兵。李陵,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