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东道

河东道

①唐贞观元年 (627) 因山川形便,分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地区置。为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辖境相当今山西全省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间地。开元以后治蒲州 (治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乾元元年 (758) 废。

②明置,属山西省。驻蒲州 (治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清辖蒲州、平阳两府及解、隰、霍、绛四州。嘉庆中移驻安邑县运城 (今山西运城市),兼管河东盐法。1912年废。1914年复置,1928年又废。


(1)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贞观元年(627年)置,开元以后治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约当今山西省及河北省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地。乾元元年(758年)废。(2)明置,驻蒲州。属山西省。清辖平阳、蒲州二府,霍、解、绛、隰四州,兼管河东盐法。嘉庆间移驻安邑县运城(今山西运城市)。1912年废。1914年复置,1928年又废。(3)1913年2月置,治安邑县运城(今山西运城市)。属山西省。辖安邑、临汾、洪洞、浮山、乡宁、岳阳(1914年6月改名安泽)、曲沃、翼城、太平(1914年1月改名汾城)、襄陵、吉县、永济、临晋、虞乡、荣河、万泉、猗氏、解县、夏县、平陆、芮城、新绛、垣曲、闻喜、绛县、稷山、河津、霍县、汾西、灵石、赵城、隰县、大宁、蒲县、永和等县。辖区约当今山西省永和、隰县、汾西、灵石等县以南,霍州、古县、安泽、浮山、翼城、垣曲等市县以西地区。1914年6月袭置河东道。1916年4月移治安邑(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辖县以及今辖区不变。1927年废。


猜你喜欢

  • 金齿山

    在今浙江象山县南。《方舆纪要》卷92象山县: 金齿山 “在县南百六十里。《海防说》: 山岛岙颇多,有金齿门港,倭船往来,每栖泊于此,亦南路要冲也”。

  • 东福山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部中街山列岛。《清史稿·地理志》:定海直隶厅有“东、西福山”, 即此。

  • 大原

    又作太原、大卤。在今山西太原市一带。《穀梁传·昭公元年》:“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1)古地区名。又称大卤。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左传》昭公元年(前541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

  • 庄家行镇

    原名盛家厍。即今上海市奉贤县西十二里庄行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奉贤县:“庄家行在城(今奉城镇)西四十五里。”

  • 库尔勒县

    1944年改库尔勒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库尔勒市。1979年析置库尔勒市。1983年撤销库尔勒县,并入库尔勒市。旧县名。1944年升库尔勒设治局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1983年撤

  • 管家坝街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管坝乡。民国 《全椒县志》 卷1: 管家坝街 “距城七十里,街长不及一里,俱市肆”。

  • 跋布海

    即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鄯城: “乃渡臧河,经佛堂百八十里至勃令驿鸿胪馆,至赞普牙帐,其西南跋布海。”

  • 东方镇

    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东南东方镇。1952年于此置东方县。1959年迁治八所镇。在浙江省缙云县北部,邻永康市。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胪膛,人口 4330。以境内东方畈得名。解放

  • 临水堡

    明置,属肃州卫。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四十里临水乡。《方舆纪要》 卷63肃州卫: 临水堡 “在卫东四十里,亦曰临水驿”。清设有把总。

  • 清冷泉

    或即清冷之渊。在今河南南阳市东北丰山下。唐李白有 《游南阳清冷泉》 诗。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区东北丰山下。张衡《南都赋》:“耕父杨光于清冷之渊。”李白有《游南阳清冷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