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治水

治水

①上游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桑干河及永定河。自今北京市西南卢沟桥以下,故道在今永定河以北。《汉书·地理志》 雁门郡阴馆县: “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

②即今山东平邑县东南浚河。《汉书·地理志》泰山郡南武阳: “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

③即今山东东部之大沽河。《汉书·地理志》 东莱郡曲成: “阳丘山,治水所出,南至沂 (计斤) 入海。” 治水即 《左传· 昭公二十年》 “姑尤以西” 之姑。


古水名。上游即今山西、河北两省境内的桑干河与永定河;自今北京市西南卢沟桥以下,故道在今永定河之北,在今天津市入海。《汉书·地理志》:阴馆“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参见“桑干河”、“永定河”。


猜你喜欢

  • 盐井砦

    北宋置。在今四川蒲江县南金釜山。《宋史·地理志》: 蒲江县 “有盐井砦。”

  • 新泉砦

    北宋元符元年 (1098) 置,属秦凤路(后属会州)。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四十里,黄河南岸。旋属会州。《金史· 西夏传》: 兴定四年(1220),“夏兵犯边……都统王定复破其众于新泉城”。即此。后废。

  • 浙西

    ①唐方镇名。浙江西道的简称。②南宋两浙西路的简称。(1)唐方镇名。见“浙江西道”。(2)路名。见“两浙西路”。(3)地区名。指浙江省钱塘江(古称浙江)西北地区。包括杭州市、湖州市西部辖境。东汉顺帝永建

  • 竹青寺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建,即今四川德格县东北九十里竹庆乡更达村竹庆寺。为德格土司五大家庙及康区三大红教寺庙之一。“竹青寺”,藏语意为“大园满寺”。原寺1959年被毁, 1984年修复。

  • 嘉泉

    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十六国春秋辑补》卷69 前凉录: 张骏太元元年 (东晋太宁三年,325),“始承晋元帝崩问,骏大临三日,会有黄龙见于揖次之嘉泉”。即此。在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东晋太宁三年(325

  • 三潺水

    即今朝鲜咸镜南道东部北青之大川。源出赴战岭山脉,东南流入日本海。《金史·高丽传》:“石适欢立幕府于三潺水。其尝阴与高丽往来为乱阶者,即正其罪,余无所问。康宗以为能。”

  • 南颍川郡

    即 《魏书·地形志》 豫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

  • 勃令

    西藏古地名。在今穷结县白日。唐时吐蕃赞普(王)设夏日行宫于跋布川 (白日),于牙帐附近置勃令驿。《新唐书·地理志》: “至卒歌驿,乃渡臧河,经佛堂,百八十里至勃令驿鸿胪馆。至赞普牙帐。”

  • 它山堰

    又称小江湖。在今浙江鄞县西南鄞江镇。建于唐太和七年(833),由当时水利家王元玮主持建造。此堰全长134.4米,宽4.8米, 高27米,堰坡左右有石级,堰体用巨大条石砌成。这一石坝水利工程的兴建,解决

  • 丹穴山

    在今河北北部。《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