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泊汋口

泊汋口

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蒲石河口东岸。《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道里记》: “自鸭渌江口舟行百余里,乃小舫泝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 即是。或云泊汋口与泊汋城为一地。


一说即泊汋城,今辽宁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东叆河尖古城;一说泊汋城与泊汋口是两地,前者在今丹东市东北九连城古城,后者在九连城东即今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蒲石河口东岸。为唐朝和渤海国之间水陆交通要冲。《新唐书·地理志》引贾耽《从边州入四夷》;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自鸭渌江口舟行百余里,乃小舫溯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海之境”。


猜你喜欢

  • 西经县

    北魏永安二年(529)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广宗县东北二十里。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永安二年(529年)析经县置,治今河北省广宗县东北。属钜鹿郡。北齐废。

  • 圣因寺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孤山南麓。《清一统志·杭州府二》:圣因寺“在钱塘县孤山南。即江浙臣民所建圣祖仁皇帝行宫。雍正五年改寺”。寺内文澜阁庋藏《四库全书》一部。

  • 扎启宗

    又作札期谿,故址即今西藏扎囊县东扎其。“扎启”,藏语意为刺树沟外。

  • 丹阳郡

    ①亦作丹扬郡。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置,治所在宛陵县(今安徽宣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宁镇山南北和浙江天目山以西、新安江中上游南北之地。三国吴移治建邺(今南京市)。西晋分置宣城郡。

  • 喝门江

    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 喝门江 “在 (交州) 府西南”。《明史·张辅传》: 永乐七年 (1409),讨简定,“遂进至慈廉州,破喝门江,克广威州孔目栅”。古水名。在今越南河内

  • 清安湖

    一作清宁湖。即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南青菱湖。《清一统志·武昌府》: 清安湖 “在江夏县西南十五里。东北通黄家湖,又东南通汤孙湖,又东通赛湖。赛湖汇诸湖之水折而西北流,俗呼为里河,出鲇鱼口入江”。

  • 石昌镇

    北宋置,在今甘肃环县西南三十里。北宋范仲淹筑,在今甘肃省环县西南。属环州。《武经总要》:石昌镇“控西北马岭大川口入故威州路,北与合道镇相应”。为防御西夏要地。

  • 英山

    ①在今湖北英山县东。《明一统志》 卷14庐州府: 英山 “在英山县东五十里。其山峰峦峭拔秀丽,上有井,井上常有云气,望之罕见,见之其年必丰”。县以此山名。②即浈石山。在今广东英德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

  • 安溪

    在今浙江温州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4永嘉县:安溪“在府西北六十里。上接青田恶溪七十二滩之水,东流经破石山下,亦名张帆溪,又东南注于瓯江。《永嘉记》:安溪之源, 与天台诸山相接”。

  • 仓泉县

    北魏太和四年(480)置,为仇池郡治。治所即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一说在今甘肃成县西北)。北周移治今甘肃礼县西南阶陵故城。隋大业三年(607)改为上禄县。古县名。北魏太和四年(480年)置,治今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