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泗水

泗水

亦称清泗。别名清水。源出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陪尾山。四源并发,故名。《尚书· 禹贡》:“浮于淮泗。” 泗即泗水。古泗水自鲁桥以下又南循今运河至南阳镇,穿南阳湖而南,经昭阳湖西、江苏沛县东,又南至徐州市东北循淤黄河东南流至淮阴市西南,注入淮河。金以后自徐州以下一段为黄河所夺,元以后鲁桥至徐州一段又为南北漕运所经,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明隆庆、万历间,先后开新运河于昭阳湖、微山湖东,下接泇河以通运。自南阳镇至徐州一段故道,不久淤为平地。清咸丰五年 (1855) 黄河北徙,金、元以来为黄河所夺之徐州以下一段故道亦淤废。


(1)古水名。又名清水、清泗。《史记·夏本纪·正义》:“泗水源出兖州泗水县东陪尾山,其源四道,因以为名。”源出今山东省泗水县蒙山南麓,西南流,在山东省鱼台县东转东南,经江苏省徐州市大致循黄河故道至淮安市西南入淮河。金后徐州以下河道为黄河所夺。元以后仅称今山东省济宁市南鲁镇以上河段为泗水。(2)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中部偏北、桑江西岸。泗水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60。因有纳刷、沂潭、潘内三条溪水与桑江在此汇合,故名。主产稻、油茶、油桐。龙胜—城步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田庄镇

    在今江苏张家港市东南恬庄。清时黄泗浦巡司驻此。(1)在山东省桓台县境中部。面积50.9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田庄,人口2万。明初田姓立村,故名。建国初为桓台县第六区。1958年为桓台县第十卫

  • 峰城场

    即今四川宣汉县东北峰城乡。光绪 《东乡县志》 卷12: 清嘉庆元年 (1796) 九月,县人王三槐、冷天禄白莲教起义,“聚众起莲池沟,与汤文德合众万余人,二十八日据峰城场”。即此。

  • 彭头山

    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二十六里。《方舆纪要》 卷90寿昌县: 彭头山在 “县治 (今寿昌镇)西一里。唐景福中,县令戴筠开湖于山下,谓之西湖”。

  •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①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北沙洲坝棘子排。是一座土木结构瓦房。1933年至193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苦力委员会、手工业工人委员会和国家临时工人工会委员会等机构设此。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局委员长刘少奇也在此居住和办

  • 大陆泽

    ①古泽薮名。亦名巨鹿泽、广阿泽。在今河北任县、巨鹿、隆尧三县之间。《尚书·禹贡》:导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尔雅·释地》:“晋有大陆。”源于今内丘以南,太行山区河流皆汇于此。至唐代,《元和志》卷1

  • 布隔墟

    又作布吉村。即今广东深圳市东北布吉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新安县深圳墟北有布隔墟。

  • 涪城

    指涪县城。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县东涪江东岸。《后汉书·臧宫传》: 建武十二年 (36),灭蜀,臧宫沿涪水而上,“进拔绵竹,破涪城,斩公孙述弟恢”。即此。

  • 仓库院

    在今湖北监利县北。《方舆纪要》卷78监利县:仓库院“在县北八十里。相传曹植曾建城邑,立仓库于此”。

  • 余东场

    即今江苏海门市东北四十六里余东镇。产海盐。清时设盐课大使于此。民国时以余东、余西两场并为余中场。

  • 中水县

    ①西汉高帝封功臣吕马童为中水侯,后为县,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献县西北三十里。《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在易、滱二水之间,故曰中水。”东汉属河间国。北齐天保七年(556)废。②南朝宋侨置,属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