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泰陵

泰陵

①隋文帝杨坚的陵墓。在今陕西扶风县东南,接武功县界。

②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三十里金粟山上。《新唐书·地理志》 奉先县:“泰陵在东北二十里金粟山。”

③为明孝宗朱祐樘之陵。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史家山东。明十三陵之一,在长陵西北二里。

④清世宗雍正之陵。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永宁山下清西陵。


(1)俗称隋陵,又名杨家陵。在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五泉乡三畴原上。为隋文帝杨坚与皇后的合葬墓。呈覆斗状,高20米,基东西长150米,南北长172米。陵前有清代“隋文帝泰陵”石碑。有莲花、菩萨形象饰纹的瓦当遗物,为国内罕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在陕西省蒲城县城东北15千米金粟山上。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玄宗于宝应初年葬此。据《陕西省志》载,泰陵陵内封地方圆达38千米,分内、外城,平面布局酷似长安城(今西安市)。陵垣内尚存石人、石狮、华表、石马等大型石刻30余件,大部基本完好,为盛唐雕刻艺术的佳作。


猜你喜欢

  • 三岩宗

    即三岩。在今西藏贡觉县东南三岩办事处。原西藏地方政府设三岩宗。1960年并入贡觉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东南雄松。1960年与贡觉宗合并,改置贡觉县。

  • 大天寿万宁寺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西口路北。始建于元大德九年(1305)。原为喇嘛庙。泰定四年(1327)五月,以寺中的广寿殿为神御殿,供奉成宗铁穆耳帝后的织锦影像。清末为避道光帝讳改名万寿寺。

  • 白云关

    明置,属涪州。在今四川涪陵市西南七十里。《明史·地理志》 涪州:“西南有白云关。”康熙《涪州志》卷1:白云关在“治西南七十里。上有乌豆禅师遗迹”。

  • 涿鹿

    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四十里古城。《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邑于涿鹿之阿”。即此。

  • 武定路

    元至元十一年 (1274) 置武定路军民府,属云南行省。后置南甸县 (今云南武定县东七里旧城) 为路治。武定系婺甸的转音,彝语 “婺” 即罗婺部,“甸” 为坝子,意即罗婺部居住的坝子。明郭子章 《郡县

  • 筏子头铺

    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水柏乡筏子头村。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平武县: 筏子头铺 “在县西八十里”。

  • 石牙墟

    即今广西来宾县东南石牙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来宾县图:东南有石牙墟。

  • 石牙关

    明嘉靖十年(1531)置,属黔江县。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七十里。清黔彭营设经制外委驻此。

  • 孙权墓

    又称吴大帝陵。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之阳梅花山上。《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载:孙权字仲谋,建安五年(200)接掌大权,建立东吴。黄武元年(222)为吴王, 太元二年(252)“夏四月,权薨,时年七十 一

  • 安化上州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分安化羁縻州置,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附近。元废为安化洞。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分安化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中州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