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泸水

泸水

①即今江西安福县城北泸河。《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安福县: 泸水 “在县城北。发源卢萧山,东流与王江合,又会泰和县之禾水而入赣江。亦谓之卢溪”。

②指今四川之雅砻江。《元史·地理志》 建昌路泸州: “州在路西。……有泸水,深广而多瘴,鲜有行者, 冬夏常热, 其源可鸡豚。”

③指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之安宁河。《方舆纪要》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 泸水在 “司南十里。源出番界流入境,又南流入金沙江,至废黎溪州而接马湖江”。《新唐书·韦皋传》: “东蛮断泸水桥攻吐蕃,请 (韦) 皋济师”,桥建于泸水上,因名,此桥在今西昌市西十里。

④即今雅砻江下流及与雅砻江合流后至云南巧家县一段金沙江。在四川、云南二省间。汉至唐称泸水。《后汉书·西南夷传》: 建武十九年 (43),遣刘尚率军 “度泸水入益州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即指此水。《水经·若水注》 引 《益州记》: “泸水源出曲罗,巂下三百里曰泸水。两峰有杀气,暑月旧不行,故武侯以夏渡为艰。”唐代,泸水又分东泸水 (今雅砻江)、西泸水(今安宁河)、南泸水 (今金沙江),合称三泸水。《旧唐书·玄宗本纪》: 天宝十年 (751) 夏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将兵六万讨云南,官军大败,死于泸水者不可胜数”。此指南泸水。


(1)古水名。(1)指今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汇合雅砻江后一段。《后汉书·西南夷传》:建武十九年(43年),遣刘尚率军“渡泸水入益州界”;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皆即此。(2)元代对今雅砻江的称呼。(2)金沙江的古称。(3)今水名。古名庐水。在江西省中西部。禾水支流。因流经安福县,又称安福水。源于九龙屿高天岩,向西南再转向南流,于吉安市曲濑入禾水。长155千米,流域面积 3381 平方千米。富水力资源,建有大型水库。禾都镇以下可通航。


猜你喜欢

  • 庞家堡

    即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庞家堡。京绥铁路有支线至此。

  • 战国楚邑,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北。《史记·楚世家》: 顷襄王十八年 (前281),楚人说王曰: “楚之故地汉中、析、郦,可得而复有也。”(郦zhí) 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史记·楚世家

  • 东胜左卫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分东胜卫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城关镇(旧托克托县城)。永乐元年(1403)徙于北直隶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属后军都督府。明末废。明初分东胜卫置,治今内蒙

  • 杜班错

    又作都班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东南一百一十六里处。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马落

    在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西北八十八里。1941年划属英属缅甸,1960年我国收复。傣语“马落”意为羊奶果树,因村有羊奶果树得名。

  • 太平桥镇

    即今江苏吴县东北太平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长洲县记:“城东北有太平桥(镇)。”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吴县东北有“太平桥镇”。(1)在湖北省红安县南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

  • 晋慈

    唐方镇名。兴元元年 (784) 置晋慈隰节度使,治所在晋州 (今山西临汾市)。寻罢。贞元四年(788) 复置为防御观察使,元和三年 (808) 又罢,以三州隶河中节度使。长庆二年 (822) 复置为晋

  • 云南郡

    三国蜀建兴三年(225)析永昌、益州、越巂三郡地置,属庲降都督。治所在弄栋县(今云南姚安县西北十七里旧城)。辖境在今滇西北,约当今楚雄市以西,南涧彝族自治县以北,澜沧江以东,金沙江以南地区。西晋属宁州

  • 贺鲁州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以贺鲁部置,为羁縻州。初隶云中都督府,后改属呼延都督府。当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境。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贺鲁部置,确址不详,属单于都护府。后侨治夏州朔方县

  • 古蓬

    亦作古凭。明为八寨(后为十寨)之一。在今广西忻城县南古蓬镇。《明史·广西土司传》:右江十寨以“罗墨、古钵、古凭、都北、咘咳立一州,属那地土官黄旸”。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南。明时八寨之一。参见“八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