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洋县

洋县

明洪武三年 (1370) 改洋州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洋县。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南部、汉水上游。属汉中市。面积3206平方千米。人口44万。辖16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洋州镇。北魏正始中于今龙亭镇置龙亭县,并兼为晋昌郡治,延昌三年(514年)于兴势山上设兴势县,治今洋县东北。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设黄金县,治今县东黄金谷。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晋昌郡为傥城郡,移治于今洋州镇。隋大业二年(606年)兴势县治迁郡治。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改兴势县为兴道县;开元十八年(730年)在今华阳镇置华阳县。天宝三载(744年)废华阳县;八年复置,改名真符县;十五年移洋川郡治于兴道县。乾元元年(758年)改洋川郡为洋州。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废黄金县,真符县城迁黄金城。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兴道、真符二县,辖地划归洋州直辖。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洋州为洋县,以原治西乡县泾洋河畔(今杨营乡四季河村附近)得名,属汉中府。1914年属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属陕南行署区,1951年属南郑专区。1953年属汉中专区,1969年属汉中地区,1996年属汉中市。地处汉中安康低山丘陵盆地、秦岭山地过渡区。汉水横贯,东流曲折为黄金峡,溢水、傥水、酉水、金水、子午等河自北汇入。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南温带半湿润气候过渡区。有国家保护动物朱鹮、大熊猫、***、羚牛等多种。建有朱鹮保护区和驯养繁殖中心。农产以稻、小麦、玉米、油菜籽为主,特产龙须草。工业主要有农机、水泥、纺织、酿酒等。阳安铁路、周城公路经此。古迹有汉蔡伦墓、唐傥骆道得意阁摩崖、安冢、宋开明寺塔、元良马寺大殿、明智果寺藏经楼。纪念地有华阳镇红石窑红25军司令部旧址。


猜你喜欢

  • 鸿台 (臺) 冈

    在今河南尉氏县洧川镇西。《战国策·韩策一》: 张仪说韩王曰: “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断绝韩之上地,东取成皋、宜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大王之有已。” 《清一统志·开封府一》: 鸿台冈 “在洧

  • 封龙山

    ①又名飞龙山。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寰宇记》 卷61镇州获鹿县: “飞龙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一名封龙山。” 《清一统志·正定府一》: 封龙山,“ 《旧志》: 山势如伏龙欲飞状,峰峦泉石,回环错列,称为

  • 夷播海

    即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哈什湖。《新唐书·地理志》:“又西行千里至碎叶城,水皆北流入碛及入夷播海。”古湖泊名。即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新唐书·地理志》:“又西行千里至碎叶城,水皆北流入碛及入夷播海。”

  • 申港

    ①一名申浦。在今江苏江阴市西。其水东入无锡五泻河,西入武进戚墅堰,合于三山石堰。北流入大江。《宋史·河渠志七》 常州水:“隆兴二年,常州守臣刘唐稽言:‘申、利二港,上自运河发源,经营回复,至下流析为二

  • 胡茶辣国

    在今印度卡提阿瓦半岛。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 “胡茶辣国管百余洲,城有四重。”

  • 大沥墟

    即今广东南海市北大沥镇。明万历《广东通志》卷6:南海县有大历墟。清有把总驻守。

  • 平地泉

    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北平地泉镇。清康熙中于此置驿站,蒙古名塔拉布拉克。1919年拟建平绥铁路车站,因民反对,移建平地泉车站于西北二十里老窝咀山下,即今集宁市。集镇名。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中

  • 临关

    即灵关。在今四川宝兴县南灵关镇。《明史·地理志》 芦山县: “西北有临关,旧曰灵关,正统初更名。有临关巡检司。”

  • 大洲头

    即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南大洲岛。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万州图:东南有“大洲,又名天河沙”。

  • 金山咀岛

    在今河北秦皇岛市西南北戴河海滨。为海防要地。《方舆纪要》 卷17抚宁县: 金山咀岛 “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山如鸟咀,半入于海,今设军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