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洽州

洽州

五代汉乾祐三年 (950) 楚马希萼改懿州置,治所在潭阳县 (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北宋乾德三年 (965) 复为懿州。


五代汉乾祐三年(850年)改懿州置,治潭阳县(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复为懿州。


猜你喜欢

  • 风门山

    ①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三十里梁山侧。《初学记》卷8引《武陵记》曰:“风门山有石门,去地百余尺。将欲风起,此门隐隐有黑气上,须臾有黑风竞起。”②又作枫门山。亦名枫门岭、风阳山。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北一百

  • 新都大渡

    在今四川金堂县。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李冰 “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邡,与郫别江会新都大渡”。民国 《金堂县志》 卷9: “大渡、韩家渡,均在今治东三十里赵家渡。《旧志》 谓 《华阳

  • 苇桥

    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或在库尔勒市境。《后汉书·班超传》:永元六年(94),超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兵讨焉耆,兵到尉犁界,“焉耆国有苇桥之险,广乃绝桥,不欲令汉军入国。超更从它道厉度”。清祁韵士《西

  • 吉阳街

    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北五十里吉阳镇。清置巡司于此。

  • 九股河

    即今贵州雷山县北之巴拉河。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9丹江通判:“九股河在城东,发源九摆罗山中,东北经凤党诸寨,入清江。”《清史稿·地理志》 丹江厅:“大丹江源出厅西南,小丹江自厅东南来会, 曰九股河,东

  • 博水

    即今河北清苑县南九龙河。《汉书· 地理志》 中山国望都: “博水东至高阳入河 (滱)。”《水经·滱水注》: 博水 “水出望都县,东南流径其县故城南,……又东径广望县故城北,……博水又东北,左则濡水注之

  • 石灰溪

    即今四川富顺县东南六十里安溪河。源出南溪县仙临乡,东北流入县,注入沱江。清乾隆《富顺县志》卷2:石灰溪“在县南五十里。发源仰天铺,东北流为梅家滩、石板滩,至溪口入雒水。内产煤炭,可通小舟”。

  • 淮东

    地区名。亦称淮左。隋唐以前,从中原地区通往长江下游一般都在今安徽寿县附近渡淮,这段淮水的流向为自南而北,所以习称今安徽淮河南岸一带为淮东。有时也兼指包括长江下游一带。《汉书·荆燕吴传》: “立刘贾为荆

  • 牟珠洞

    即凭虚洞。又名母猪洞。在今贵州贵定县西。清李宗昉《黔记》:“牟珠洞在贵定县西十五里大道旁。洞口为石门,上有古松一株。门内有观音莲座,石乳所凝也。其上一圆洞透天光,再入则必携炬火,有石钟、石鼓,亦钟乳垂

  • 荣德山

    一名老君山。在今四川荣县东北三十五里。《元和志》 卷33旭川县: 荣德山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寰宇记》 卷85旭川县: 荣德山 “在 (荣)州东北四十二里。其山在川谷之中,独拔五百余尺,中有老君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