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济阳县

济阳县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四十里堌阳镇。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西晋末及十六国后赵属陈留郡。北魏属阳夏郡。隋属济阴郡。唐初属杞州。贞观元年 (627) 废。

②南朝宋侨置,属马头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境。南齐废。

③唐武德四年 (621) 分冤句县置,属杞州。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南五十里。唐贞观元年 (627)废。

④唐景龙元年 (707) 于梁邹城置,属淄州。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元和十五年 (820) 并入高苑县。

⑤金天会七年 (1129) 析临邑、章丘二县地置,属济南府。治所即今山东济阳县。元属济南路。明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1)古县名。(1)战国魏邑。西汉置县,治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属陈留郡。东汉光武帝出生于此。北魏属阳夏郡,隋属曹州、济阴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杞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入冤句县。(2)唐景龙元年(707年)置,治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属淄州。元和十五年(820年)废,并入高苑县。(2)今县名。在山东省西北部、黄河北岸。属济南市。面积 1075 平方千米。人口53万。辖7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济阳镇。春秋为犁邑地。南朝宋侨置临邑县。北齐属齐州。隋属齐郡。唐属齐州。北宋末属济南府。金析章丘、临邑二县置济阳县,治今址。属济南府。《郡县释名》山东卷上:济阳县“以在济水北,故名”。又清乾隆《济阳县志》:“邑在大清河之北,本济渎也。自清河合济入,通得济之名。济水绕其南,故曰济阳。”元属济南路。明、清属济南府。1913年属岱北道(次年改称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0年属鲁北第二专区,1944年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9年属泺北专区,1950年属德州专区,1956年属惠民专区。1958年并入临邑县,属聊城专区。1961年复置,属德州专区。1967年属德州地区。1989年划归济南市。县境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黄河、徒骇河经此。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棉花、小麦、玉米、蔬菜、稻为主。工业有纤维板、水泥、纸张、陶瓷、汽车球柄、黑陶等厂。220国道、枣临公路经此。古迹有玉皇冢“大汶口文化”遗址、刘台子龙山商周文化遗址等。


猜你喜欢

  • 东淡邈

    古国名。在今印度半岛西岸之果阿。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东淡邈“皋揵相去有间,近希苓数日程。山瘠民閒, 田沃稻登,百姓充给”。即《宋会要辑稿·蕃夷七》 所载宋庆历八年(1048)遣使来贡之兴涂渤国。

  • 归化山

    在今广东惠东县北梁化林场附近。《隋书·地理志》:龙川郡归善县“有归化山”。《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归化山在“府东南百里。俗呼鸡笼山, 高二百丈,周百五十里,为群山之冠”。

  • 礼山县

    ①隋开皇九年(589)改东随县置,属应州。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以礼山为名。大业初属义阳郡。唐初属应州,武德八年(625)废。②1933年析孝感、黄安、黄陂三县及河南罗山县地置,属湖北省。治所在毛家

  • 三堡

    又作三铺集。即今江苏铜山县南三堡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铜山县: “三堡集在城南三十里。”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北部。三堡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00,多为壮族,还有苗、瑶、布依等族。因附近有

  • 池江铺

    即今江西大余县东北五十里池江镇。光绪《大清一统舆图》大庾县东北有“池江铺”。

  • 开平屯

    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苍城镇。旧为开平县治。《清一统志·肇庆府》:开平屯“今开平县治。……(万历)二年废堡,改城长居都之苍步村为开平屯,置万户官兵屯守……至戊子年始置县,以开平屯为治”。1952年开平县移

  • 白绵堡

    即白锦堡。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宋史·地理志》作白绵堡。锦与绵字相似而误。

  • 辉发 (發) 城山

    在今吉林辉南县东北三十四里辉发城镇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辉南直隶厅: “北:辉发城山,即圣音吉林峰。” 明代女直扈伦四部之一辉发部建城山上。辉发古城遗址尚存。

  • 一名费滑。周封国。姬姓。原都于今河南睢县西北。后徙都于费(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府店镇北二里)。《春秋》 庄公十六年 (前678) 十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杜注

  • 清水山

    ①即今陕西商州市北安山。《水经·丹水注》: 清池水 “水源东北出清池山,西南流入于丹水”。《水经注疏》: “会贞按: 今商州北五十五里有安山,此水所出,谓之荆水。”②在今贵州开阳县东清水江旁。《方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