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河北安平县西二十里大子文乡。清于此设子文店堡。
原名塘口。即今上海市松江县东南十六里,地处盐铁塘入黄浦江之口。《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娄县 “陶宅镇” 条下: “其相近又有得胜港,亦官军御倭处。” 明嘉靖 三十 三年 (1554) 曾在此击败倭寇
即今台湾省基隆市东北之海中彭佳屿。《清一统志·台湾府》:北澎湖屿“在彰化县极北鸡笼城东北大海中。《旧志》:屿低平宽广,周约二十余里,其旁多溜,舟人惮之”。
①三国蜀汉 (一说东汉末) 置,属巴郡。治所不详。任乃强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卷1: “故城在今 (四川重庆市东北) 洛碛附近,或即今长寿县治。” 延熙十七年 (254) 废入江州县。②西晋太康元年
俗称中公旗。清顺治五年(1648)建旗,属乌兰察布盟。治所原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哈德门村。后迁治本坝太庙。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1952年与乌拉特后旗合并,改设乌拉特中后联合旗,
明初改虎牢关置,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明史·地理志》 汜水县:“又西有虎牢关,洪武四年九月改曰古崤关,有巡检司。”《清一统志·开封府二》:“明洪武二年改虎牢为古崤关,置巡司戍守,成化十七年裁。
在今海南定安县南。《方舆纪要》 卷105定安县: 岭背营 “在县南。《志》 云,县境思河、光螺峒、水口、岭背等村黎,尝抅琼山县境内诸黎为患,因设南伦营防守。嘉靖十三年剿平,改设今营”。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中业岛。1935年命名帝都岛。1947年改名中业岛。
①即今江西黎川县南福山。《寰宇记》卷110建昌军南城县: 南城山 “在县东南一百四 十里。旧名覆船山,天宝六年敕改名南城山”。②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即曾子葬父处。亦名曾子山。又名毓秀山。《寰宇记》
在今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东南。《清一统志 ·青海厄鲁特》: 绰那苏尔马拉山“其山高大,多野兽,亦西倾山之支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