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亹隘
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后汉书·马援传》: 建武十一年 (35),马援率师讨先零羌,羌人“拒浩亹隘。援与扬武将军马成击之”。
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后汉书·马援传》: 建武十一年 (35),马援率师讨先零羌,羌人“拒浩亹隘。援与扬武将军马成击之”。
在今四川天全县西南思经乡。《明史·地理志》: 天全六番招讨司,有思经百户所。
北齐时建 (一说隋时建)。即今河南确山县西十八里秀山与乐山之间北泉寺。唐改名资福地,宋崇宁中改为万寿禅寺,寻改北泉寺。今寺有鲁公祠、大佛殿等建筑。唐建中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幽禁颜真卿于此,并缢死
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岩前镇。《方舆纪要》卷97永安县: 黄杨砦 “在县北黄杨岩下。旧名岩前砦,宋嘉定十七年,以其地险远,置砦守御。绍定四年,增兵戍守。元至元中,设巡司。明朝洪武初,改为黄杨砦巡司。十四年废
①一名祖山。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城区西北武林门内。为一小土山。宋 《淳祐临安志》 卷8:“虎林山,《旧经》 云: 在钱塘县旧治之北半里。今钱塘门里太一宫道院高士堂后土阜是。” 《咸淳临安志》卷22引杨至质
在今云南富民县东南旧县。《清一统志·云南府》 引《明统志》:“乌蛮酋㱔门㱔末始筑马举龙城,号黎甸。元至元中,立黎ᘔ
即今广西桂林市西北郊光明山。《方舆纪要》卷107临桂县“侯山”条:光明山“在城西十里。山势峭拔,有一穴通明。其水潴为于家庄渠,灌田数百顷”。南侧山腰有芦笛崖洞,为著名游览地。
明洪武元年 (1368) 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在今福建泉州市西。清康熙五年 (1666) 废。
在今河北衡水市西二十里小辛集村。《清一统志·冀州》:张六堡“周二里。明嘉靖中筑”。
即鄂岭坂。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资治通鉴》: 南朝梁中大通元年 (529),魏分兵镇荥阳、虎牢,使 “侍中尔朱世承镇崿岅”。
在今江西星子县西北码头镇旁。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4南康府星子县:“又出北门五里至五里牌,迤西行五里至马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