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营
清置,驻大沽。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入海口南岸。为重要海防之地,设守备驻守。光绪《畿辅通志》 卷93: “咸丰八年 (1858) 添设海口六营。”
清置,驻大沽。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入海口南岸。为重要海防之地,设守备驻守。光绪《畿辅通志》 卷93: “咸丰八年 (1858) 添设海口六营。”
清天津府盐场之一。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南三十二里毕孟乡。雍正年间废。
亦作敖奇屯。在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西南永安。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 17: 欧掐 “正东松花江南岸,距 (三姓) 城一百五十里敖奇屯”。即此。
在今广东龙门县东。《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龙门县: 路溪水 “源出县东北铁坑山,西南流,会于西林水,可通舟楫”。
西汉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南三十余里莽、巢两水口。东晋改属营阳郡。隋移治宁远县东南四十里泠道故城,属零陵郡。唐武德四年 (621) 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为营州治。五年 (622) 为
即古上方寺。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隅。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后,改名大延寿甘露寺。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水围城,寺院被拆毁护城。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内。本名等觉禅林。五代晋天福中建,北宋乾德中迁今址
即今福建云霄县南莆美镇。《方舆纪要》卷99漳浦县: 埔尾堡 “在县南,去云霄九里。初为土堡,后稍缘以山石。正德二年,山寇环攻,不能陷。嘉靖三十六年,倭寇力攻旬余,竟败去。因更增拓,砌以砖石”。明置,在
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求吉乡。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川拓寨土千户。民国《川西边事辑览》第四编:“川拓为潘州故址,形势重要。”
在今山东宁津县西南二十二里保店镇。《汉书·地理志》: 东光县 “有胡苏亭”。《水经·淇水注》: 清河 “又东至东光县西南,径胡苏亭”。东魏置胡苏县。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水经·江水注》:江水 “又东径忌置山南。山东即隐口浦矣”。
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九十里盘山村。《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乌石城在县南九十里槃山北,相传南唐时置城,以备吴越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