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子

海子

①在今山西怀仁县东南十五里上海子村与下海子村附近。《方舆纪要》 卷44怀仁县: 海子在“县东十五里。周三十里。其西北有泉源不可测,居民资以灌溉”。清代称镇子海,水渐涸,皆为禾黍之地。

②即今四川西昌市东南之邛海。《方舆纪要》 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 海子在 “司东十五里。其水澄澈,浩阔如海,多产嘉鱼”。


集镇名。在云南省彝良县东部。海子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40。因过去是沼泽,俗称海子。产玉米、稻、小麦、马铃薯、烤烟等。有天麻种植场、牧场。有公路西接昭油公路。


猜你喜欢

  • 子午道

    古代从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原自今陕西长安县子午镇南穿过秦岭,通往今安康市境。《汉书·王莽传》:元始五年(5),“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经汉中”。颜师古注:“子,北方也。午

  • 午冈峰

    在今江西吉水县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吉水县:午冈峰在“县西五十里。一名斗峰。五冈连延,一峰独高”。

  • 弗夜

    即悉补野的异译。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新唐书·吐蕃传》:松赞干布“亦号弗夜氏”。地在今西藏乃东、穷结等县境。

  • 时罗漫山

    即折罗漫山。今新疆境内天山山脉。《隋书·北狄·西突厥传》:大业七年(611),西突厥处罗可汗为射匮可汗所攻,“遁于高昌东,保时罗漫山”。即此。古山名。又作出罗漫山、折罗漫山、白山。即今横贯中国新疆维吾

  • 缙云 (雲) 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括州置,治所在括苍县 (今浙江丽水市东南七里古城村)。辖境当今浙江青田县以上之瓯江流域。乾元元年 (758)复为括州。

  • 瓯越

    ①东瓯之别称。本越族一支,秦、汉时分布于今浙江南部瓯江流域一带。西汉惠帝时封其首领摇为东海王,都东瓯,故称瓯越。后世因以此为今浙江南部或温州市的别称。② 《史记·南越列传》 有西瓯,当居南越西部地。因

  • 大板昭

    在今四川小金县北两河乡西北大板。《清史稿·常青传》:乾隆三十八年(1773)征金川,“阿桂师进攻勒乌围,常青与富勒浑护饷道, 自明郭宗至大板昭、兵卒巡视,分守小沙坝、沙坝、三松坪诸地”。即此。乾隆四十

  • 渭华起义旧址

    在今陕西华县西南高塘镇高塘中学西侧。清代为玄君庙,后为高塘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 改为学堂,宣统元年 (1909) 改为高塘小学。1927年中共华县县委在此成立。1928年5—6月,中共陕西省

  • 四棵树

    ①即今河南鲁山县西南六十里四棵树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0:同治二年(1863)十二月,“乃令总兵吴再升驻鲁山之下汤,葛承霖屯四棵树”。②即今新疆乌苏县西四棵树镇。清祁韵士《万里行程记》:嘉庆十年

  • 梁化墟

    即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镇。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移内外管巡司治此。即今广东省惠东县西北梁化。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移内外管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