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晏县

海晏县

1943年改海晏设治局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三角城 (今青海海晏县)。1952年改为海晏藏族自治区。1953年复改为海晏县。


在青海省东北部、湟水上游、青海湖东北岸。属海北藏族自治州。面积4360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2镇、5乡,其中2乡为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三角城。古为羌地。西汉元始四年(4年)置西海郡,治今县三角城。南北朝时地入吐谷浑。隋大业五年(609年)为宣德县地,隶西海郡。唐天宝后地入吐蕃。宋为吐蕃唃厮啰辖地。元为吐蕃等处宣慰司辖。明前期为藏族驻牧地,正德七年(1512年)为蒙古族驻牧地。清雍正三年(1725年)统归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节制。1917年为都兰理事辖。1930年为都兰县地。1940年在三角城设海东设治局,旋改为海晏设治局。海晏取意为“海晏河清,地方承平”。1943年改设治局为海晏县,省直辖。1949年由湟源县代管。1950年设立海晏行政委员会,由湟源县辖。1951年恢复海晏县,省直辖。1952年改为海晏藏族自治区。1953年复为海晏县,隶新设的海北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地处祁连山地区东部,东北部高山连绵,西南低缓。境内有著名的金、银滩草原。湟水发源于县境中部的包忽图山。水资源丰富,建有东达滩水库。属大陆性高原气候。经济以牧为主,兼有农业。畜产毛肉兼用的半细毛羊、牦牛、马等。为“浩门马”的主要产区之一,也是全国绵羊改良重点县之一。产青稞、油菜籽、燕麦、豆类、马铃薯等。野生动物有雪豹、马鹿、麝、岩羊、棕熊、雪鸡、百灵鸟、蓝马鸡等。产冬虫夏草、柴胡、秦艽、雪莲、大黄等药材。矿产有煤、硅石等。工业有冶炼、建材、农机修理、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青藏铁路(在建中)和青新、湟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汉西海郡古城、尕海古城、卡约文化时期德州墓地和白佛寺、阿拉善旗王府遗址等。


猜你喜欢

  • 谷阳县

    东晋咸康三年(337)改苦县置,属陈郡。治所即今河南鹿邑县。北魏属陈留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亳州。大业初属谯郡。唐属亳州,乾封元年(666)改为真源县。

  • 长沙县

    隋开皇九年(589)改临湘县置,为潭州治。治所即今湖南长沙市。大业初为长沙郡治。唐复为潭州治。天宝初为长沙郡治,乾元初复为潭州治。元为天临路治。明为长沙府治。清为湖南省会、长沙府治。民国初为湖南省及湘

  • 章山县

    隋大业初改绿麻县置,属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沙洋镇。后废。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为基州治。治所在今荆门市东南马良镇。后属荆州,八年 (625) 废入长林县。古县名。隋大业初改绿麻县置,治

  • 阿帕克和卓麻札[墓]

    即阿巴和加麻札。俗称和卓坟。在今新疆喀什市东北十里。为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及其家族的墓地。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后迭经改建、扩建,规模宏大。整个墓地由陵墓、礼拜殿、讲经堂和门楼组成

  • 烧锅甸子

    即今黑龙江延寿县。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2宾州厅: 光绪八年 (1882) “设分防巡检,驻厅东南二百四十里烧锅甸子”。二十八年 (1902)改置长寿县。

  • 多陈驿

    在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5万州:多陈驿在“州东五十里。《舆程记》:州城北有万全驿,又东北四十里,为多陈驿。又北四十五里,接会同县界之温泉驿”。

  • 渑池

    ①战国初属郑,后入韩、秦。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朱城。《史记·蔺相如传》: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即此。秦置渑池县。②池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北。《

  • 罗活寨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境或附近地。《方舆纪要》 卷105崖州: 罗活寨 “在州东北。其地膏腴,黎‘贼’ 常据此,曰罗活峒。嘉靖二十八年黎叛,议者谓当于罗活等处建立州县,设耕屯,且由罗活历斩开路以达安定,使道

  • 围洲

    即今广西北海市南大海中围洲岛。《寰宇记》卷169引《交州记》云:“合浦十八里有围洲,周围一百里。其地产珠。”《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围洲“在珠母海中。周围一百里。昔有野马渡此,又名马渡”。《清一统志

  • 锦州府

    清康熙四年 (1665) 改广宁府置,属奉天府尹。治所在锦县 (今辽宁锦州市)。辖境初西起山海关,东到辽河。光绪时统有今辽宁锦州、锦县、绥中、盘山、义县、北镇及锦西、兴城等县市地。1913年废。清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