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阴郡
隋大业三年 (607) 改农州置,治所在新容县 (今越南平治天省广田县东香江与蒲江合流处)。辖境相当今越南平治天省地。后废。
隋大业年间改农州置,治新容县(今越南承天-顺化省广田县东)。后废。
隋大业三年 (607) 改农州置,治所在新容县 (今越南平治天省广田县东香江与蒲江合流处)。辖境相当今越南平治天省地。后废。
隋大业年间改农州置,治新容县(今越南承天-顺化省广田县东)。后废。
北宋置,属霍丘县。即今安徽金寨县东北二十六里开顺镇。明置巡司于此。
①隋开皇十一年 (591) 置,属缘州。治所在今广西邕宁县东郁江北岸伶俐镇。大业三年(607) 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属南晋州。贞观八年 (634) 属邕州。北宋天圣五年 (1027) 移
辽置,为建州治。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南黄河滩喀喇城。元废。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西南大平房镇。为建州治。元废。
即长塘湖。又名洮湖。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金坛市南。《寰宇记》卷92常州宜兴县:长荡湖“在县西一百里。……《舆地记》云:洮湖即长荡湖也。 《江赋》云:具区、洮、滆, 皆此也”。古称长塘湖,又称洮湖。在江
在今贵州仁怀县境。《明史·吴广传》:明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播之役,广军出合江,屯二郎坝 (今贵州习水县东南二郎乡),“陶洪、安村、罗村三砦土官各出降,他部来归者数万”。约在今贵州省仁怀市境。
北宋政和初筑,在今安徽当涂县南。《宋史·河渠志六》: 政和四年 (1114),工部言,“乞依宗原任太平州判官日已兴政和圩田例,召人户自备财力兴修”。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修路西湖为政和圩。在今安徽
在今河北兴隆县东七十五里,半壁山下。清乾隆初于此设巡司。在河北省兴隆县东南部。面积131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半壁山,人口 1170。以镇东大槐山形似半面山得名。1956年设乡,1958年改
南朝宋置,属新宁郡。当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南朝梁以后废。
亦作图沙玛路。元置,属陕西行中书省。治所当在岷州 (今甘肃岷县)。《元史· 地理志》: 脱思麻路辖岷州、铁州、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等处宣抚司、礼店文州蒙古汉儿军民元帅府。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礼县、文
唐置,为党项羁縻府,属灵州都督府。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