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淇县

淇县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淇州置,属卫辉府。治所即今河南淇县。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北部。属鹤壁市。面积581平方千米。人口25.8万。辖3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朝歌镇。古为沫邑(一作妹邑)。商末名朝歌,帝乙、帝辛(纣)别都。西周为卫国都。战国属魏。秦置朝歌县,治朝歌镇(今淇县县城),属河内郡。两汉因之。三国魏曾于县置朝歌郡,寻废。晋朝歌县属汲郡。隋大业初改置卫县。蒙古宪宗五年(1255年)置淇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淇州为淇县,因淇水得名(治今淇县县城),属卫辉府。清因之。1913年属豫北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属河南省安阳专区。1954年废入汤阴县,1962年复置淇县。1969年属安阳地区,1983年属安阳市,1987年改属鹤壁市。地处太行山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淇河为淇县和浚县界河,沧河、共产主义渠为淇县和卫辉市界河,折胫河、思德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甘薯、棉花、花生等。特产淇河鲫鱼、“缠丝蛋”、无核枣。矿产有铁、铜、铅、铝土、锰、煤、石英、大理石、白云石、石膏、重晶石等。工业有毛纺、棉麻、水泥、机械、造纸、电力、化肥、建材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及淇滑、淇林公路纵横境内。名胜古迹有花窝遗址、石河岸遗址、卫国故城、田迈造像、前嘴石窟、陈婆造心经浮图、摘心台、纣王墓、鹿台遗址、荆轲冢、朝阳寺、扯淡碑、云蒙山水帘洞等。


猜你喜欢

  • 牵屯山

    ①亦作牵头山。在今宁夏隆德县东。崔鸿《十六国春秋·西秦录》: 乞伏祐鄰“晋太始初,率户五万,迁居高平川。鄰卒,子结权立,迁于牵屯”。即此。②即崆峒山。今宁夏南部、甘肃东南之六盘山。《十六国春秋辑补》

  • 仁威庙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部龙津路泮塘前街。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历代曾多次重修, 以清乾隆、同治年间进行整修规模较大。庙堂建筑独特,雕工精细。

  • 美澜

    即今福建莆田市东南美欄。清置把总于此。

  • 美滨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北部边缘。东北与鲁班暗沙相距0.7海里,西与本固暗沙相距5.5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美滨暗礁。

  • 黄渚关

    即今甘肃成县北黄渚镇。明置巡司于此。

  • 靖夏城

    北宋政和六年 (1116) 于席苇平新城置,属渭州。在今甘肃平凉市境。《宋史· 夏国传》:“夏人大举攻泾源靖夏城,城遂陷,复屠之而去。” 即此。

  • 邢台县

    北宋宣和二年(1120)改龙冈县置,为信德府治。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金为邢州治。元为顺德路治。明为顺德府治。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西南部。属邢台市。面积 1983 平方千米

  • 余贤埭镇

    1934年置,属嘉兴县。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南二十四里余新镇。

  • 且末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且末城(今新疆且末县城西南)。东汉初为鄯善所并。寻复立。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鄯善王比龙避沮渠安周之难,曾奔且末。北魏末,为吐谷浑所并。

  • 径山

    ①在今浙江余杭市西一百二十五里。宋 《咸淳临安志》 卷25引 《径山事状》: “山乃天目之东北峰,有径路通天目,故谓之径山。” 山有东、西二径、凌霄等七峰。旧有径山寺,唐宋时颇负盛名,为禅林之冠,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