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宝县
1941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由淮安、宝应二县运河以西部分地析置,属盐阜区。治所在岔河镇(今江苏洪泽县东岔河镇)。取淮安、宝应二县首字为名。1949年4月属苏北行署区。1950年撤销,并入淮阴、淮安、宝应三县。
旧县名。盐阜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江苏省淮安、宝应两县运河以西地区析置。取二县首字为名。治今洪泽县岔河镇。1950年撤销,并入淮安、淮阴、宝应三县。
1941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由淮安、宝应二县运河以西部分地析置,属盐阜区。治所在岔河镇(今江苏洪泽县东岔河镇)。取淮安、宝应二县首字为名。1949年4月属苏北行署区。1950年撤销,并入淮阴、淮安、宝应三县。
旧县名。盐阜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江苏省淮安、宝应两县运河以西地区析置。取二县首字为名。治今洪泽县岔河镇。1950年撤销,并入淮安、淮阴、宝应三县。
1913年改思南府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思南县。县在思邛水之南,故名。1923年直属贵州省。在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中游。属铜仁地区。面积2230.5平方千米。人口61.9万。辖13镇、14民族乡
西汉置,属楚国。治所在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泇口乡。东汉属彭城国。南朝宋初废。北魏复置,属下邳郡。《资治通鉴》: 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北魏将尉元 “又破 (宋将) 王穆之于武原”。东魏武定八年 (5
又作乌尔罕河。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为结雅河上源支流。《清一统志·黑龙江》 “阿尔奇河”条下:乌尔罕河“在(黑龙江)城东北一千六百三十里,俱西南流入阿尔奇河”。河口有乌尔堪屯。17世纪中叶,沙俄殖民主义
即今陕西三原县东南四十里陂西乡。清乾隆《三原县志》卷2: 陂西镇“雁坡一乡,居民会集之所,市廛稠密,基址广袤,为邑首镇”。在陕西省三原县东南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陂西。人口
清置,属清源县。在今山西清徐县西南二十里高白村。《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高白镇 “在(清源) 县西南二十里。一名蒿泊镇”。
即今江西南丰县东南康都。明时尝置巡司于此。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贵州土司安万铨主持兴修,在今贵州大方县西南四十里。在巉崖绝壁上开凿一条栈道,全长2083米,宽6.7米,行旅称便。易棐《千岁衢碑记》镌于道旁岩壁上,被称为千岁衢磨崖石刻。在贵
即今四川雅安市西南四十里观化乡。清允礼《西藏往返日记》:雍正十二年(1734)十二月,“十一日, 出(雅州)府南门上坡西南行……竞一日之力,仅行四十五里,泥淖颠蹶,而至观音铺宿焉”。
在今福建福清市南。《方舆纪要》 卷96福清县: 径江在 “县南三十里。《志》 云,江源有二: 一出故兴化县界金支大泽合渔溪; 一出黄蘖山北,过铁场边北流,并渔溪,合径港,南至绵亭,东抵乌屿门。又南至双
金置,属洮州。在今甘肃临潭县或卓尼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