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左
即 “淮东”。
即 “淮东”。
清以明石河驿改置,属宁海县。即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北石河满族镇。《清一统志·奉天府二》:石河堡“在宁海县(今大连市金州区)北六十里”。
在今四川资中县西。《新唐书·地理志》:盘石县有平冈山。《舆地纪胜》卷157资州:平岗山“在盘石县西三里。李阿傅仙宗居之,阿于此升仙”。
在今新疆塔城市北、哈萨克斯坦东北。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22: 塔尔巴哈台鄂拉 “为准境北屏。山有特里特额达巴,尤称险隘”。
①在今天津市宝坻县南十里。《方舆纪要》卷11宝坻县: 秦城,“相传秦始皇并燕,筑城置戍。唐太宗征高丽,常驻跸焉”。乾隆 《宝坻县志》 卷14: 秦城,“金章宗所筑邑,建于金,因袭秦故迹而城焉”。②即今
即硖口山。黄河上游峡谷之一。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明嘉靖 《宁夏新志》 卷1: 峡口山在“城 (宁夏镇) 西南一百四十里。两山相夹,黄河经其间,古名青铜峡,有古塔一百八。宋张舜民诗: 青铜峡里韦州路,十
唐置,属鄯城县。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湟水南岸。《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鄯城县: 临蕃城 “又西六十里有白水军、绥戎城”。后没入吐蕃。
亦作筰、筰都。西汉初西南夷国。都于筰都 (今四川汉源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石棉、泸定、荥经等县地。《史记· 西南夷列传》: “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
即今江苏丹徒市西四十里高资镇。《明史·恭闵帝纪》: 建文四年 (1402) “燕兵渡江,盛庸战于高资港,败绩”。即此。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西,北通长江。《明史·恭闵帝纪》:建文四年(1402年),“
春秋时吴都东门。即今江苏苏州城之相门。《吴地记》:“匠门又名干将门……阖闾使干将于此铸剑”,故名。后省称将门,音变而为匠门。现已拆除。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属岷州。即今甘肃岷县东一百二十里闾井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