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温水镇

温水镇

金置,属文登县。即今山东威海市东南温泉镇。


(1)在山东省平邑县中北部。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温水,人口1.6万。明初建村,因村西有温泉东流故名。1945年北部村庄属蒙山县,南部村庄属费县。1946年费县改称平邑县。1952年撤销蒙山县,分属平邑县三、八、十、十一区。1958年撤区,大部分村庄属铜石乡;同年冬,分属火箭、元帅、光明公社。1959年分属铜石、柏林、东阳公社。1984年分属铜石、柏林、平邑、东阳区。1985年撤区建温水乡,1994年建镇。浚河流经。有上泉、老虎泉、张家泉等多处泉水。产小麦、玉米、甘薯、花生、苹果、大蒜。有地毯、绣花、石料、家具等厂。兖石铁路及327国道经此。古迹有堡前庄商周文化遗址。(2)在贵州省习水县西北部。面积169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温水场,人口4740。原址大木林村有一泉,冬暖夏凉,镇以泉名。清乾隆二年(1737年)迁移今址,三年设遵义府温水经历,二十年设温水汛。道光十二年(1832年)置温水理民经政厅。1914年于此置温水分县。1915年为习水县治,旋迁官渡镇。1932年置温水镇。1950年习水县人民政府迁此,1951年县治迁东皇殿。1953年分置温水镇及文星、楼底、梨园、典脚、大水、下坝、罗汉、目里乡。1958年并建红旗公社和团结公社。1961年后分置温水、平原、典足、大水、目里乡。1983年增置温水镇。1992年以一镇五乡合并置温水镇。喀斯特地貌发育。产稻、玉米、高粱、烤烟、油菜籽。有罐头食品、棕丝、制糖厂及五金、竹棕器等手工业。为县东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物资集散地。桐赤、温赶公路在此交会。(3)在陕西省陇县北部偏中。面积153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把关口,人口670。镇以境内温水河得名。镇区唐宋时曾驻兵把守,故名把关口。1949年设把关口乡,1958年改温水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核桃、柿子、烟叶。有面粉、综合加工、机砖等厂。宝平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安定郡

    ①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县)。辖境相当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彭阳等县地。东汉属凉州,移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东晋又

  • 肥陵县

    唐初分安丰县置,属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南。《括地志》: “肥陵故县在安丰东六十里。”武德七年 (624) 废。

  • 常平墟

    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常平镇,广九镇路经此。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69: 东莞县 “墟市” 有常平墟。

  • 五州山

    在今江苏丹徒市西三十里。宋《嘉定镇江志》卷6:五州山“山名不知何始,前辈多以为登山之绝顶,望见五州”。故名。

  • 黑黑子将杆 (桿)

    在今新疆叶城县东南叶尔羌河东岸黑恰道班。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9: “可卡提达坂山口……又十里至黑黑子将杆,柴足草缺。”

  • 高坪长官司

    明洪武中置,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市西北高坪乡。清废。

  • 宁塞县

    金泰和元年(1201)置,属临潢府。治所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境。元废。古县名。金泰和元年(1201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西北民主村古城。属临潢府。元废。

  • 养善木河

    又作阳石木河、养息牧河。即今辽河西支流柳河及其上游养畜牧河。明后期,东迁之蒙古察罕儿部驻牧于养善木河一带,见 《万历武功录》、《三朝辽事实录》。后金天聪八年,皇太极遣兵渡辽河,抵阳石木河立营,见 《清

  • 云晃河

    在今云南盈江县东南。《明一统志》卷87干崖安抚司:云晃河“在司治(今旧城镇)南。源出云晃山,下流与云笼河合,灌田千余亩”。

  • 肖张镇

    即今河北枣强县北二十里肖张乡。清于此设肖张堡。在河北省枣强县北部。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肖张,人口 2800。传西汉萧何、张良视察幽、冀二州,曾在此休息,得名萧张。后谐为今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