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溱州

溱州

①北魏置,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隋开皇初废。

②隋仁寿四年 (604) 改豫州置,治所上蔡县(大业初改汝阳县,今河南汝南县)。辖境相当今河南上蔡、西平、新蔡、淮滨、息县、確山等县间地。大业二年 (606) 改蔡州,寻改为汝南郡。

③唐贞观十六年 (642) 开山洞置,治所在荣懿县 (在今四川重庆市万盛区东南青羊镇)。《元和志》卷30溱州: “以南有溱溪水为名。” 天宝元年 (742)改为溱溪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溱州。辖境相当今四川重庆市万盛区及綦江、南川部分地。北宋降为羁縻州,熙宁七年 (1074) 改置荣懿砦。大观二年(1108) 复置,治所在溱溪县 (今綦江县南吹角乡)。辖境相当今四川綦江县南及贵州桐梓县部分地。宣和二年 (1120) 废。


(溱zhēn) (1)隋仁寿四年(604年)改豫州置,治上蔡县(大业初改名汝阳县,今汝南县)。“取城南溱水为名”(《太平寰宇记》)。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淮河以北及汝河、洪河中下游地区。大业二年(606年)改为蔡州。(2)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置,治荣懿县(今重庆綦江县东南青年镇)。辖境相当今重庆市綦江县南部、南川市南部及贵州省正安县西北部。北宋初废。大观二年(1108年)复置,并移治溱溪县(今重庆綦江县南吹角)。宣和二年(1120年)又废。


猜你喜欢

  • 建兴湖

    在今浙江海宁市 (硖石镇) 西南五十里长安镇附近。宋 《咸淳临安志》 卷34盐官县: 建兴湖“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东西一十里,南北六里。吴建兴中开,因名建兴湖”。南宋时堙废。

  • 屯驻军寨

    宋置,属长汀县。在今福建长汀县南。《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长汀县:屯驻军寨“在府南三里。宋建炎中,群寇扰乱,遣军讨捕,尝驻于此。绍兴十四年始创筑,元废”。

  • 济尔噶朗河

    今新疆乌苏县西济尔哈朗河。《清一统志·库尔喀喇乌苏》:济尔噶朗河“在庆绥城西。源出天山北麓,北经布勒哈尔齐台西,多木达都台东,流二百里,会库尔河”。

  • 金瓜石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为台湾著名金铜矿产区。该矿发现于清光绪十九年 (1893),铜的最高年产量达1780吨,金的最高年产量10474两,并有水银矿藏。林兴仁主修 《台北县志》 卷3说: “本火山体,

  • 乍浦千户所

    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治所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乍浦镇。清顺治七年(1650)废。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治今浙江省平湖市东南乍浦镇。属海宁卫。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废。

  • 台罕木

    亦作台阁牧。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台阁牧。清范昭逵《从西纪略》四:康熙五十八年(1719)七月,“十九日次台罕木,二十日复抵归化城公馆”。

  • 朶甘仓溏招讨司

    明洪武七年(1374)置,属朶甘都司。治所在今四川巴塘县境。后废。

  • 幸丘山

    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 卷116禄劝州: 幸丘山 “在故易笼县 (今云龙镇) 东北。四面陡绝,顶有三峰,可容数万家。昔为罗婺寨。有天生城,牢不可破”。

  • 柴沟堡

    即今河北怀安县治。元设柴沟营。明正统初筑堡,嘉靖中设参将于此。清设守备于此,雍正中改置都司。1949年怀安县治由怀安镇迁此。明正统二年(1437年)筑,在今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

  • 丰西泽

    在今江苏丰县西十五里。《汉书·高帝纪》:“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皆解纵所送徒。……高祖被酒,夜径泽中……前有大蛇当径……乃前拔剑斩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