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滍水

滍水

一名泜水。即今沙河。汝水支流。源出今河南鲁山县西,东流经叶县北,至舞阳县西北入汝河。《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鲁阳县: “鲁山,滍水所出,东北至定陵入汝。” 《水经·滍水》: “滍水出南阳鲁阳县西之尧山,东北过颍川定陵县西北,又东过郾县南,东入于汝。”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更始元年(23),光武攻王寻、王邑,“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即此。


古水名。又名滍川、泜水。即今河南省鲁山市、叶县等市县境内沙河。新莽地皇四年(23年)昆阳之战,王莽兵败,时该水盛溢,士卒溺死者众多(《后汉书·光武帝纪》)。参见“泜水(2)”。


猜你喜欢

  • 兖济道

    1928年由济宁道分置,属山东省。治所在济宁县 (今山东济宁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兖州、泗水、汶上、宁阳、嘉祥、金乡、鱼台、曲阜、邹城、滕州、枣庄、微山等市县地。1928年废。

  • 沔县

    明洪武七年(1374)改沔州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勉县西武侯镇。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5年迁今勉县治。1964年改为勉县。古旧县名。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沔州为县,治

  • 昔阳江

    即今云南广南、富宁两县之西洋江,流入广西境。元代称昔阳江,见 《招捕总录》。

  • 拔铁山

    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南、井冈山市及宁冈、泰和县接界。《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永新县: 拔铁山在 “县西南百余里,周回百余里,接泰和县界,牛吼江出焉”。

  • 富波侯国

    东汉建武二年 (26) 改富波县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王化镇附近。十三年(37) 废。永元九年 (97) 分汝阴县复置。三国魏复为县。东汉建武二年(26年)改富波县置,治今安徽省阜南县东

  • 东平府

    ①唐渤海置,治所在伊州(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临湖村)。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穆棱河中下游、兴凯湖及俄罗斯诺沃卡恰林斯克一带。辽废。②北宋宣和元年(1119)改郓州置,属京东西路。治所在须城县(今山东东平县

  • 谈州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东南。北宋改为谭州。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左州镇西、大新东南潭溪处。属邕州所领羁縻州。辖境相当今崇左、大新一带。北宋作谭州。

  • 古涌县

    元初置,属腾冲府。治所在今云南腾冲县西北七十九里古永。至元二十五年(1288)废入腾冲府。

  • 咸 (鹹)

    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六十里。《春秋》: 僖公十三年 (前647),“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杜注:“卫地。东郡濮阳县东南有咸城。” 《水经·瓠子河注》: 瓠子故渎

  • 阿剌站

    元置,故址在今吉林敦化市北。元《析津志》天下站名:“阿母一百二十(里)阿剌(站)。”明称阿速那合站。元置,在今吉林省敦化市北。为开元路东南通往南京万户府驿站。明作阿速那合站,为纳丹府东北陆路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