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牂柯郡

牂柯郡

①亦作䍧牱郡。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置,治所在故且兰县 (今贵州黄平县西南,一说在今贵阳附近)。辖境约当今贵州大部、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部。三国蜀汉以后逐渐缩小。西晋时治所在万寿县 (今贵州瓮安县东北)。辖境相当今贵州毕节、遵义、册亨、荔波、黄平及广西南丹县之间地。南齐改为南牂牁郡。

②又作䍧柯郡。 隋大业三年 (607) 改牂州置,治所在牂柯县 (今贵州黄平县西北)。辖境相当今贵州金沙、平坝及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以东,余庆、施秉、岑巩县以南,三穗、从江县以西地区及道真、正安、遵义市一带。唐武德初复改牂州。永徽后废。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平且兰,以其地与犍为郡南部置。治故且兰县(今贵州省黄平、贵定二县间)。辖境屡有变动:元封二年(前109年)分西部置益州郡;元凤五年(前76年)罢象郡,以其部分地区并入。有今贵州大部、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部。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分南部置兴古郡;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又分置平夷、夜郎两郡,辖境缩小,西晋移治万寿县(今贵州瓮安县境)。南朝齐改为南牂柯郡。汉至西晋武帝属益州,晋武帝后改属宁州。梁大宝后废。隋大业三年(607年)又改牂州为牂柯郡。治牂柯县(今瓮安县境)。唐武德三年(620年)复为牂州。


猜你喜欢

  • 锦江渡

    在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安富镇北长江岸。清嘉庆 《纳溪县志》 卷2: 锦江渡 “在县北大江一里许。其水上通戎城,下达泸、渝,行入辐辏,日无停泊。锦江晚渡为县八景之一”。

  • 津湖

    在今江苏宝应县南。《水经·淮水注》: “永和 (安) 中,患 (樊梁) 湖道多风,陈敏因穿樊梁湖北口下注津湖径渡,……兴宁中,复以津湖多风,又自湖之南口,沿东岸二十里穿渠入北口,自后行者不复由湖。”

  • 进桑关

    汉代置,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三十六里莲花滩。《水经·叶榆河注》:“进桑县,牂柯之南部都尉治也,水上有关,故曰进桑关也。”

  • 梁广县

    亦名梁大县。南朝梁普通六年 (525) 置,为大谷郡治。治所即今四川巴中市。北周大象二年(580) 改为化成县。古县名。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治今四川省巴中县,为归化郡治。北周大象二年(580

  • 绰洛克驿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皮山县西九十里。

  • 马衔山

    ①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马衔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其南有金花岭,攀跻而上,高百余仞,众山环列,莫计远近。顶有巨石,泉流石隙,如马受勒,山因以名。其泉下注,为上、中、下三龙潭,

  • 大庄河

    ①集镇名。即今辽宁庄河市。清咸丰《岫岩志略》卷3:大庄河在“(岫岩)城西南一百八十里。旧名红土埃子”。②即今辽宁庄河市东北之庄河。源出市北老黑山西南东岔沟与西岔沟, 东南流经庄河市南入黄海。清光绪《奉

  • 党项

    汉时羌族的一支。南北朝时据有今青海东南部黄河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一带。唐朝前期,吐蕃征服青藏高原诸族,党项羌大部被迫迁徙到甘肃东部、宁夏和陕西北部。北宋时建立了以党项羌为主体的西夏王朝。元时,蒙古统

  • 冠陇隘

    在今广东澄海市西。《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澄海县: 冠陇隘 “在县西十里”。

  • 茭塘

    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北茭塘。明洪武三年(1370) 置茭塘巡司于此,清移驻新造汛 (今番禺市东北新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