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犀牛洞

犀牛洞

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十里。明 《徐霞客游记· 粤西游日记三》: “过穆窑,闻知犀牛洞在麒麟村……麒麟村人指犀牛洞在北山东峰之上,相去祗里许耳。” 《清一统志·南宁府》: 犀牛洞 “诸峰环立,洞最虚明,可列数十榻。有池一泓,自石滴下,清冷不竭”。


在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东的东坡山。形成于200万年以前。旧名伙牛洞,1975年修建地下提水站时,在洞内挖出牛骨化石,遂改今名。洞长400多米、宽5~100米,蜿蜒曲折,结构奇特。有澄潭、层楼、别洞、宫殿。钟乳石丰富多彩,状物似人,惟妙惟肖。中心有宏伟的圆形宫殿,可容千人。顶上的藻井饰满璎珞;中央矗立一根擎天柱,大可合围,高达30余米,上下笔直,分节均匀,每节有细致的直线纹,酷似象牙雕刻;左侧的巨幅石幔,自洞顶下垂,皱纹清晰,色调和谐,酷似戏台上的丝绒幕布。大殿后面,一个百米见方的穹窿,覆罩着长70米、宽20米、深27米的碧水龙潭。岸边石笋如林,半山宝塔在望。潭侧一洞,陈列着石锣石鼓,扣之发金属声,余音回荡,经久不息。


猜你喜欢

  • 黄麖山

    在今广东南海市北,东距广州市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黄麖山 “在府西五十里,其东南有二岩,后有石室通明,可容数十人。元末居民尝避寇于此”。

  • 江苏省

    清康熙六年(1667)分江南省置,以两江总督驻所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和巡抚驻所苏州府(今江苏苏州市)二府首字为名。省会在江宁府(今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及上海市。1929年省会迁镇江县(今江苏镇

  • 金山铺

    ①亦作金山驿。即今四川德阳市东北金山镇。《清一统志·绵州》: 金山驿,“本朝乾隆三十五年裁罗江典史,设县丞驻此。嘉庆七年仍设罗江县,裁驿丞”。②即今四川西充县东南三十里金山乡。明正德《四川志》 卷15

  • 泹津渡

    即今湖南津市市。明宪宗时置三州驿于此。清名津市渡。《清一统志 ·澧州》: 津市渡 “在州东二十里”。津市镇在渡口,清设澧州通判,又尝寄州治于此。

  • 秋风江

    在今广西横县西。《舆地纪胜》 卷113横州: 秋风江在 “永定县南二十里。源出钦州灵山县界,流入郁江”。《方舆纪要》 卷110永淳县: 秋风江“一名马卯江。《邑志》: 江有二源: 一出广东灵山县界,一

  • 大宁寨

    ①即大宁城。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明洪武十四年(1381)封子朱权为宁王于此。《方舆纪要》卷18大宁卫:“(洪武)二十年,命宋国公冯胜等征纳哈出,谕令据大宁塞分兵列戍,以控制之。胜遂筑大宁、宽河、

  • 那佐隘

    在今广西西林县东南那佐苗族乡。《清一统志·泗城府》:那佐隘“在西林县西南二百二十里,接富州界。高峰夹峙, 中有小径,设百总驻防”。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东南那佐。清时设上林营把总驻防。

  • 虎槛洲

    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五十里长江中,东接芜湖市。《宋书·沈攸之传》: 泰始二年 (466) “以攸之为宁朔将军、寻阳太守,率军据虎槛”。《舆地纪胜》 卷18太平州: 虎槛洲 “在繁昌县东五十里。宋沈攸之、

  • 石柜阁

    在今四川广元市北二十五里。唐杜甫《石柜阁》诗:“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 云中府

    北宋宣和四年(1122)置,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寻入于金,乃废。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拟改辽大同府预置,治今山西大同市。为云中府路治所。为宋、金联合攻辽盟约中预定归还宋人之地。宣和六年(1124年